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2014地方两会-正文
2014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www.workercn.cn2014-01-26来源: 甘肃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步伐。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原则,把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结合起来,尊重群众意愿,采取就近搬迁、跨区域安置、县域内统一协调安置等多种模式,稳步推进移民搬迁工作。统筹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后续致富产业,确保搬迁农民享受原有惠农政策和土地财产权益、近期生活有保障、长远致富有门路。

  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订单培训、委托培训、创业培训、示范性培训和技能鉴定上门服务,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按照国家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和标准,对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底数清楚、扶持精准、动态管理。完善扶贫项目竞争立项机制,实行择优立项、以奖代补。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开发金融产品,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利用国开行贷款,专项支持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扶贫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双联”行动,强化“双联”单位扶贫职责,实行扶贫绩效与政绩考核挂钩。拓展同国家定点帮扶单位、东西扶贫协作单位、国家五大行业协会、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

  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牢牢把握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和传承文化的原则,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立足省情实际,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我省“十二五”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人口转移、耕地保护等因素,高水平、高标准编制我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同时体现地域特色,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和传统建筑、人文景观、民族民俗的保护和利用,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镇文化内涵,强化对城市和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全面放开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合理设置落户门槛,尊重群众意愿,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民进城落户后保留其原有土地承包权。把推进城镇化与育产业、促就业紧密结合,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关联配套和集聚发展,打造特色农业强镇、现代工业重镇、商贸集散大镇、文化旅游名镇。在15个县和30个基础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开展统筹就医、就学、养老、低保、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保障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科学划分城镇功能,合理布局城镇功能区,统筹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形成各功能区互为补充的良好空间结构。创新土地管理、使用机制,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的城镇化建设投融资体系,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新开工建设一批供热、供水、排水防涝项目。建设22个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建设24个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6%、县城达到57%以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