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实时报实时新闻-正文
尼泊尔强震伤亡人数攀升至2430人 国际救援争分夺秒
//www.workercn.cn2015-04-27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更多

  震区救援紧张进行 国际社会纷施援手

  灾难发生后,尼泊尔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呼吁国际援助。

  26日,来自邻国的大批救援物资、医生以及救灾人员已陆续达到尼泊尔。救援人员在国际团队的帮助下努力清除废墟,因现场条件有限,包括警方和军队在内的救援人员只能徒手进行挖掘,试图营救倒塌建筑瓦砾下的幸存者。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尼泊尔地震发生24小时之内飞抵加德满都,是最先抵达尼泊尔震区的外国救援力量之一。中方救援队一行69人,携带6只搜救犬及医疗器械,经过4小时艰苦搜救,在加德满都西北部发现一名幸存的20多岁男青年。这也是中国救援队发现的第一个幸存者。

  此外,中国政府决定向尼泊尔政府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包括帐篷、毛毯、发电机等灾区急需物资,帮助尼方开展救灾安置工作。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表示将向尼泊尔提供消除震后影响帮助,并准备派出自然灾害救援队;美国白宫方面称,已部署救灾团队,并将提供100万美元的救灾捐助;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表示,澳将提供即时的人道主义援助,还将向尼泊尔提供500万美元。

  印度国防部发言人西坦舒·卡尔26日表示,第一批来自印度空军的5架米-17直升机已经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另外一架C-17运输机也将飞往加德满都参与救援。

  专家:强震后余震或持续数月 全球进入强震活跃期

  尼泊尔国内有一种流行说法:“平均每80年一次大地震”,其依据是该国自1255年以来的地震记录显示,每80年会发生一次里氏8级以上地震,每40年发生一次里氏7.5级至8级的地震。

  1934年1月,尼泊尔发生里氏8.4级的大地震,造成境内8519人丧生,伤亡人数是尼泊尔有地震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尼泊尔地处全球著名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本次8.1级地震从板块运动轨迹看,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

  地震专家认为,今后数月内仍可能发生震级较大的余震。由于当地很多建筑物抗震性差,目前未倒塌的建筑物也有可能在余震中倒塌,此外,由于是在山区发生的地震,地震导致的堰塞湖可能崩溃,导致下游地区出现洪水,这些情况都应该引发注意。

  21世纪,陆地范围已经发生5次“8级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认为,全球地震活动以2004年苏门答腊9.0级地震为标志,已经进入了8级地震活动的高发期,呈现出类似于20世纪前半叶全球8级地震多发的态势。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 韵动天鹅湖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