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中国版“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地:国运决定城运(图)

2018-07-06 10:26:05 新华每日电讯

  清末宜昌:“帆樯如林,蔚为壮观”

  翻开宜昌城市变迁史的卷轴,这座临江而建的城市,因地处长江航运的中转站,曾经历过百年的商贸繁荣。

  当时间倒退回19世纪中叶,作为川鄂间重要的水运枢纽以及长江中上游航运的衔接点,宜昌有着“过载码头”之称。川米、滇铜、黔铅、棉花、药材等大宗货物,都要经由宜昌转运出去。

  据三峡大学教授、宜昌地方史研究所所长李敏昌介绍,太平天国以前,湖北省规定只准售卖淮盐,太平军攻占武昌后,淮盐西运路线被切断,川盐开始取代淮盐行销湖北、湖南地区,此后川盐成为出川货物中最大的一宗,“川盐济楚”使得宜昌港的转运贸易变得空前繁荣。

  宜昌市档案馆珍藏的清末宜昌照片中,一只只贩卖货物的木船,密密麻麻地停靠在江边。史料对宜昌的商贸繁荣也有着直观的记载,江面上“帆樯如林,首尾相接,蔚为壮观”,城外码头“日有千人摇橹,夜有万盏桅灯”。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宜昌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之后,西方列强辟租界地,设领事馆,开洋行,建教堂,城区逐渐发展扩大。曾经人迹罕至的一片坟场,变成了繁华的解放路商业区,江面上铁轮取代了木船,数不清的中国棉花、布匹远销海外,一时间形成万商云集之势。

  19世纪末期,依水而建、因码头而繁荣的宜昌,从一“规模并不甚宏廓,商业亦不甚炽盛”的“荒寒之村市”,一跃成为长江航线上最重要的转运商埠和湖北三大商业城市之一。

  抗战之前,这座城市已有73种商业、2032家商户,形成南北约5公里、东西约半公里,大小街道260多条的商埠区,成为在湖北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

  李敏昌认为,正是由于宜昌地理位置优越和繁荣的商贸,吸引了追逐利益的西方列强,促成了英国人在宜昌开埠,而不是倒过来说西方列强在宜昌开埠促成了宜昌的兴起。

  因战争而衰落

  宜昌市东山公园,也是这座城市的烈士陵园,园内的一个小山坡上,郁郁葱葱的绿树围着一座红色亭子,上书“东山草堂”,亭内石碑上写着“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公祭纪念碑”。

  1938年10月开始,当卢作孚的轮船装满工业物资和人员到达重庆后,这些船又在重庆满载出川奔赴前线抗日的兵员顺江而下。

  宜昌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口,“上控巴蜀、下扼荆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武汉沦陷后,宜昌成为拱卫陪都重庆和大西南的最前哨。

  1940年4月中旬,日军调集15万兵力,企图将中国军队第五战区主力围歼于枣宜(枣阳、宜昌)地区。为了阻止日军进犯,第五战区确定分左中右3个集团军,采取“分路挺进敌后袭击日军,主力向两翼外线转移,相机与日军决战”的方针,并调集6个集团军,共21个军56个师的兵力参加作战。此次会战,史称“枣宜会战”。

  5月7日,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率部东渡汉水,强攻日军后方。激战数天后,5月16日,张自忠在宜城长山山坡下,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成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张自忠将军的遗体从战场上被抢运回来,灵柩停在宜昌东山公园的东山草堂。公祭活动后,灵柩经过城区到达江边再送往重庆,沿途送灵群众多达十万人,日机在空中盘旋,“送殡者缀队以行,庄严沉毅,整肃无比,视敌机盘旋蔑如也。”

  在今天的东山草堂旁,一排纪念碑廊上,镌刻着社会各界人士题写的挽词——尽忠报国、为国捐躯、勋烈常昭……

  1940年6月12日,宜昌沦陷,日军在城中焚烧房屋五天五夜,从城市毁灭的程度讲,“破坏之甚,为全国冠”。

  据《宜昌市志》记载,1940年6月,宜昌沦陷区人口仅剩21400人。抗战胜利后,城区人口仅存2000余人。此后,撤离大后方人员陆续迁回,到了1947年,城区人口为78000多人。

  日军的侵略,让宜昌这个曾经的长江转运贸易中心,走向了持续多年的衰落。

  两座大坝,两次振兴

  进入6月份,三峡大坝景区,到了中午,气温迅速升至30多摄氏度。炙热的空气却并没有打消游人的兴致。

  拥挤的脚步拾级而上,到达景区最高点坛子岭。伴随着一阵阵快门声,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成为众多年轻女孩自拍的背景,也进入外国游客相机的镜头。

  因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兴建,宜昌实现了两次振兴,步入大城市之列。如今,它又承担了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历史使命。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防的需要,中央决定实施三线建设,在西部省区的三线后方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工业、交通、国防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西南的云、贵、川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湖南、湖北、河南等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地处长江中上游的鄂西城市宜昌,成为湖北“小三线”建设的首选之地。

  此后,一大批工业企业内迁至宜昌。与抗战时的工业西迁不同,这次宜昌不再是中转站,而是目的地。

  落户宜昌的三线建设单位,涉及电子、机械、化工、化学、航海、航天等行业的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等,使宜昌地区成为当时我国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

  在李敏昌看来,新中国成立是宜昌走向新生的开端,三线建设让宜昌从一个消费性城市逐步向工业城市转化,“因为直到1964年,宜昌的工业还是由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等作坊式企业组成,三线建设给宜昌带来了精良的技术和设备。”

  1970年12月,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在宜昌动工,历时18年工程建设完成。在宜昌的城市变迁史上,这个工程,被视作是宜昌的第一次振兴。

  宜昌市区面积和城区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4平方公里、2平方公里,扩展到1988年的330平方公里、28平方公里。这期间,大量工程建设者及其家属迁入宜昌,城市人口从1949年的7万多人,增加到1988年的42.95万人。

  宜昌从一座小城市,迅速发展成一个工业门类齐全的中等城市。葛洲坝水力发电厂推动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产业成为宜昌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国民生产总值从1970年的0.57亿元增长到1988年的17.1亿元,年均增长20.8%。

  1994年12月,中国人“梦想百余载”的三峡大坝正式开工,宜昌迎来发展史上的第二次振兴。2009年,工程建成,开始全面发挥防洪、发电、航运、补水等综合效益,“高峡出平湖”,从诗人的浪漫想象,变成了美丽的现实。

  一组数据见证了三峡工程带给宜昌的“华丽变身”:从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到近几年,宜昌城区面积由30平方公里增长至160多平方公里,GDP由103亿元跃升至3857亿元,城市人口增加到410多万人。宜昌从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

1 2 3 共3页

编辑:夏赛赛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李克强总理访问保加利亚、德国等

  • 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