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鲁甸反思:民间低空救援难参与 原地待命成宿命(组图)
//www.workercn.cn2014-08-11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 更多

  这样的局面,已不是第一次在震后出现。

  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区重灾区基础道路完全毁损,在震后将近1周的时间内,救援力量大多轻装简随徒步进入村镇。当年5月19日,就在5·12地震最后一名幸存者马元江从映秀被救出的前一天,京华时报记者从成都赶往映秀时,中途也因都映公路再次塌方,不得不弃车步行近3小时才抵达映秀镇。

  2013年4·20芦山地震,到5月3日,重灾区县乡村道方全部抢通。其间,公安部交管局不得不直接介入震区交通指挥,更有两名战士在救援途中翻车牺牲。

  救援主力将宝押在路已非路的陆路交通上,这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救援策略迥异。

  美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航空应急救援是第一选择。

  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2006年中西部暴风雪,政府组织几万架直升机抢险救灾。

  2003年9月,日本北海道地震,地面和空中的救援队伍第一时间一起出动,极大地减少了人员的伤亡,只有1人死亡。2004年日本新潟地震半小时后,自卫队的飞机就飞往灾区,可调用的飞机达180架。

  排除官方的上百架直升机,台湾9·21地震,台湾中兴航空医疗飞航救援中心执行总监徐震宇表示,他在第三天出动8架直升机、48名医护人员介入。

  空中救援,着陆条件较简单,能到达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及时完成人员和物资的运送。参与过汶川地震救援的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机长李嘉说,有些直升机甚至不需要着陆点,下放绞车钢索就能救人。

  直升机在转运伤员和运送物资的高效和重要性上极其显著,虽然专业人士已充分认识到了此点,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总是令人叹息。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11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