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期刊:衔接起创新与科普这“两翼”-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评论

科普期刊:衔接起创新与科普这“两翼”

2019-09-06 04:15:18 中工网--《工人日报》

  王大鹏

  日前,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推动融合创新繁荣科普期刊,促进科学、文化、金融协同创新,以数字化重构科普生态,推动全媒体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普类期刊集群。

  科普期刊之所以被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因为科普期刊是开展科学普及的重要载体,也是对科研成果进行传播的重要平台。推动科普期刊的全方位发展,有助于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必要的基础,提高受众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

  科普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是科学普及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历次数据均显示,科普期刊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手段,虽然近年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科普期刊的阅读量有所下降,但是作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普期刊的作用不能被忽视。

  在科学尚未建制化、科学家尚未职业化的阶段,科普杂志和学术期刊的分野也并未明显,当时的科学出版物主要满足两种需求,即向越来越多的受众尽可能快地传播科学新闻,以及为科学发现建立优先信用。从第一种需求来说,这些出版物就发挥了科普期刊的作用,也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传播科学。虽然后来科普期刊成为不同于学术期刊的一种类型,但是不能否认科普期刊在推动科学普及方面的重要作用,甚至在一定情况下,科普期刊也能够反哺科研。在笔者看来,推动科普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功用。

  首先,有利于推动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科学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各界关注较多的一个议题,要建设具有丰富活力的科学文化,必然要求有一大批高质量的科普期刊,因为科学文化不仅仅是科学共同体的文化,它还是全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和用科学的社会氛围,是对科学的理解与鉴赏,是在日常决策中对科学的把握和使用。通过阅读科普期刊获取科学相关信息,有助于公众把科学的认知内化为日常行为的决策之中,从而把观念变成行动,进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促进科学文化的建设。

  其次,能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传播与转化。普通公众通常很少会去查阅原始文献,甚至有科学家在相关的调查中表示,他们会通过大众媒体来获取本领域或者其他领域的科研进展,这也表明了科普期刊在对科学成果转化与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通俗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科普期刊衔接起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这“两翼”。而欲让科学的全部意义被全社会所理解和接受,就一定需要科普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很多知名科学家都谈到过科普期刊对他们年少时科学启蒙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展优秀的科普期刊有助于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让科学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萌芽,并引导他们立志于从事与科学相关的工作,这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来说可谓益处多多。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六周年

  • 专题

    聚焦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 专题

    2019网络媒体山西行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