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兴学强国 风华正茂——写在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

2019-10-16 04:54:01 人民日报

  星光熠熠 清芬挺秀

  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薪火相传,名家辈出

  公能校训,薪火相传;名家辈出,桃李满园。

  在以“公能日新”为核心要素的育人理念下,南开大学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了“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使人才培养质量始终保持一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他们中,有“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他们中,有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的吴大猷先生。他们中,有数学泰斗陈省身先生,因其对整体微分几何的卓越贡献,被公认为“20世纪伟大的几何学家”……

  大学者,大师之谓也。百年来,更有一大批名家受南开大学敦本务实、脚踏实地的校风感召,来校任教。著名诗人、翻译家穆旦,著名经济学家、政治学家杨敬年,知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温公颐,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葛墨林,誉满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权威学者叶嘉莹……都是其中的代表。

  要把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期望。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外引内培,加大力度延揽战略科学家和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的同时,提高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学科研能力,打造一支“素质提升、德业双馨”的教师队伍,是南开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扎实实践。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已95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至今仍活跃在南开园,与学生、与诗词做伴。她说,“任何一种学术文化得以延于久远,都赖其有继承和发扬的传人,教学正是这样一种神圣的工作。教书是我最大的快乐,我愿意把这种快乐一直延续下去。”

  百年来,南开园内无数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组成了一个闪耀的星群,永挂苍穹,熠熠生辉,回应了百年前老校长“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的殷殷期许。

  面向未来 奋斗笃行

  南开要长!长!长!日日新。能务实,不尚空谈

  100年弹指一瞬,南开人的步伐从未停歇。

  秉持“要长!长!长!日日新”“能务实,不尚空谈”的思想,南开大学如今正在为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奋斗,并迎来一座座活力迸发的发展高峰——

  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组织体系逐步构建;

  制定《南开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一大批“公能”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茁壮成长;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智库聚焦重大理论问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

  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8年以来,曹雪涛院士团队、饶子和院士团队、陈永胜教授团队等相继在《Science》《Nature》《Cell》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张伟平院士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数学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陈军院士团队在先进电池材料领域、陈悦教授在原创抗癌新药领域获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同时,多项科研成果应用于生物克隆、航空航天、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特别是近十年,SCI收录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在全国高校中保持第一;

  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同建立“南开—伯明翰联合研究院”、与英国牛津大学搭建国际联合研究平台;

  ……

  杨庆山表示:“南开大学是由一群不服输的中国人建立的,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相偕行。筚路蓝缕,淬砺奋发,铸就了刚毅坚卓、‘越难越开’的气度风骨。新百年,南开人要以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卓越作为,书写一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南开‘答卷’。”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

  作为新百年的顶层战略和发展引擎,南开大学已全面启动“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实施“文科振兴、理科提升、工科攀登、生医发展”四大计划,构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两大奖励体系,建设10个交叉科学中心,打造10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旨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学术前沿,构建科研创新的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格局、大舞台!

  百年南开,风华正茂!(本报记者 富子梅 朱 虹 赵婀娜)

1 2 共2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出席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

  • 专题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2019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走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