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打好“钱、地、人”组合拳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2019-07-01 22:29:07 新华网

  以乡村产业发展解决“空心村”问题

  针对近年来有的地方出现“空心村”问题,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表示,这个问题在中西部地区一些地方确实存在。“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乡村没有产业。”曾衍德说,没有产业,乡村就吸引不了资源要素,也就留不住人。

  他表示,解决好“空心村”问题,根本的还是发展乡村产业。

  首先,要把产业更多留在乡村。过去都是农村搞种养业,城市搞加工流通,农民拿不到多少收益。根据指导意见,要突出优势特色,重点发展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和乡村信息产业,这些都是立农、为农、兴农的产业,要尽量把这些留在农村。

  同时,要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目前,一些青壮劳动力都进城务工了,因为乡村的产业发展不充分,就业岗位较少。指导意见提出,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重心下沉,向有条件的镇(乡)和物流节点集中。这就是要把更多的二三产业留在乡村,把更多的就业岗位留给农民。

  此外,要把产业链增值收益尽量留给农民。目前,一些乡村产业与农民联系不紧,增值收益留给农民的不多,这些状况需要改变。“要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通过融合发展等多种方式,让农民不但有业就、有活儿干,更要有钱赚,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让农民的笑脸多起来。”他说。

  鼓励和支持更多工商资本投入乡村

  曾衍德介绍,目前工商资本每年投入乡村产业的投资都在万亿元以上。今后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更多资本投入乡村。

  他表示,工商资本投入乡村产业,重点做到“三多”:

  多办一些农民“办不了、办不好”的产业。工商资本进入乡村,要坚持立足农业、服务农民,投资兴办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乡村产业,要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只有这样,工商资本在乡村才能立住脚,才能持续发展,才能赢得农民的欢迎和社会的支持。

  多办一些产业链条长的产业。要引导工商资本发展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种养业,特别是要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产业,通过打造全产业链,形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领军企业。

  多办一些带动贫困户的产业。要引导工商资本到贫困地区或其他欠发达地区投资兴业,吸纳农民就业、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让更多的贫困户富裕起来。

  他同时提出,工商资本进入乡村要依法依规开发利用农业农村资源,不得违规占用农地或耕地从事非农产业,也不得侵害农民财产权益。

1 2 共2页

编辑:傅仁誉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出席G20大阪峰会

  • 专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发布特赦令

  • 专题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