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眼中的小微企业:不惧风吹雨打 努力追寻阳光-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大学生眼中的小微企业:不惧风吹雨打 努力追寻阳光

2019-02-22 10:49:25 中国青年报

  从内蒙古丰镇到福建云霄,从浙江余姚到西安城中村,从沙县小吃到钢铁制造……春节期间,30位大学生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开启了一场调研,用自己的脚感知中国的变化。

  这30位大学生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他们重操方言、走街串巷,甚至夜宿小吃店当“学徒”,这场南北大学生返乡对“小微企业”的调研——对三四五线城镇的百余位小微商家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勾勒出一张中国小生意的生存图谱。

  他们发现,在中国,小微企业的生存有“压力”也有“动力”,它们如同一朵朵蔷薇花,生命力顽强,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科技助力。

  “都说互联网公司是996,我们忙起来也是996”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这些中国经济最末梢的“细胞”时,这些00后大学生有了不一样的发现。

  复旦大学大二学生朱丛林发现“996”式的加班节奏不是大城市的专利。他来到家乡山东莱芜一家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小工厂探访,看到工厂里机器转个不停。老板说,旺季的时候订单更多,早上7时、8时就要开门,能忙到晚上10时、12时,“都说互联网公司是996(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我们忙起来才是996。”

  朱丛林的校友李东庄家乡在湖南永州,那里开了一家女仆咖啡馆,店主是光学工程专业出身,是个资深动漫迷。起初这个咖啡馆不被街坊邻居看好,觉得这生意挺荒唐。如今,这个咖啡馆经营了大半年,仍然活着。

  看似新奇的“物种”在很多小城市里冒出头来。这次回乡,中国人民大学学生韩亚军发现共享经济的风口刮到了家门口,在武汉宜昌的汉正街上出现了“共享麻将机”。

  在调研的这段时间,大学生们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小微企业。钢铁行业里的小企业,身边随处可见的小吃店、服装店、超市,近半数小微企业的月营业额在5万元以下。

  当大学生们问起过去一年来的生意情况时,47%的小微企业主表示2018年比2017年赚得更多。他们发现,小微企业也有自己的“烦恼”。一些小微企业主常把“凑合”挂嘴边,因为46%的人感觉生意更难做了。

  “难做”难在房租涨、人工贵、进货成本也在涨。调研结果显示,小微商家们开销最大的三项依次是:进货垫付、房租成本、人力成本。在甘肃天水,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大一学生杨楠发现,一些区域的房价两年内涨了30%多,在当地秦州区商业活动最密集的几个路段,房价几乎都达到每平方米一万多元,堪比上海远郊。

  客流量下滑,是诸多沙县小吃店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黄秀莲是当地第一批小吃制作工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开的小吃店处于4A级景区的黄金地段,但从去年国庆节过后,店内日营业额平均1500元,同比下降了30%。

  在山东莱芜,一位从事机械加工20多年的老板期盼政府能帮忙对接科研院所,招才引智,帮助企业发展,“政府给的各种政策、补贴不少,就是招不到人。”而他自己也陷入“悖论”:“一方面希望自己读大学的儿子能去北上广找工作,另一方面也在焦虑着小厂里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正在连年下滑。”

  从企业规模看,这次调研结果显示,64%的小微企业员工不到5人,12%的有5~10人。人手不够或者无力雇佣外人,是小城小店小厂里的普遍情况,41%的小微企业雇佣的是家人,32%的雇佣好友,只有26%的才有实力雇佣外来务工者。

1 2 3 共3页

编辑:李学平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策划“春暖花开”

  • 专题

    2019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走过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