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叶县舌尖保卫战

2018-11-16 06:04:12 人民日报

  由表及里

  “人人骂黑心食品,天天盼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是副重担,要是挑不动,还是回去种你的菜”

  刘国平在乡镇领导岗位上已干了14年半,蔬菜产业正搞得红火。赶上县食药监局组建,组织谈话让他担纲。这活得罪人,刘国平心里凉半截。

  古松对他说:“老刘啊,现在人人骂黑心食品,天天盼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是副重担,要是挑不动,还是回去种你的菜!”

  刘国平心一横:“书记,那组织得支持我!”

  “中!”古松冲口允诺。

  决心是下了,可抓食品安全,像老虎吃天,不知该从哪儿下口。

  食药监局组建之初,到位才20多人,药监、工商、质监、卫计委和乡镇办事处陆续划转派员,一年后才过百人。而全县监管对象粗算就有7500多家,货品动辄上千种。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源头、加工、运输、存储、批零,中间有多少个环节,多少次倒手,多少处隐患?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三无”产品、随意添加、以次充好,搞猫腻的方式防不胜防,下多大力气才能管得住?

  晚上站在街上,刘国平越看越发慌。一些来历不明的车辆,装满来历不明的产品,穿梭在县城农村,大街小巷。车停在一家店门口,听报价合适,商店就招呼卸货。一旦出了问题,根本找不到正主。

  刘国平决定先打一场普法宣传战。在新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前几个月,刘国平自己先学,一条条梳理,列成65项处罚简表,分别加备注,再印成小册子,向全县城乡发放10万多份。

  刘国平还搞了个局长下乡课堂,到各乡镇巡回讲。每次请不同的对象,有时是小商贩、饭店老板,有时是学校教师、医院职工、普通群众,讲问题实例、讲安全标准、讲最严法规,往往一口气讲俩钟头。

  跟不同人讲不同内容,里头有刘国平自己琢磨的理儿、有亲身经历的事儿。讲有一年,乡村饭店食物沾染了鼠疫杆菌,毁了一家人;讲老人带小孩,买到发红的甘蔗舍不得丢,害了孩子;讲为什么防腐剂要精确计量,食物过期一天将出现的危险概率;讲梭状芽孢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黄曲霉毒素……

  经常他在台上讲,店老板台下坐不住了,溜出去打电话,让员工快把某批货撤下来。保安镇一位店老板坦言:“有些货,说实话我们卖得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吃出祸来。”

  打铁必须自身硬。新组建的食药监队伍,人员来自多个部门,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为了倒逼学习,班子成员带头,每个职工登台讲课,讲专业、讲职责、讲特长。

  登门说情的太多,刘国平给自己门口装了摄像头,并对全局职工有言在先:“你们谁说情,我就专门盯谁的案,盯到底看是不是秉公办。”有几次,按规定惩处之后,职工们才知道挨罚的是刘国平的亲戚。

  正本清源

  “二维码扫一扫,李逵李鬼见分晓。”正规渠道来的食品、食材,不论是路上跑的,还是店里卖的,都有了明明白白的身份、清清楚楚的来历。不能说不会出现问题,而是出了问题可以追责到人

  光照不到,物品就容易发霉,必须让藏在暗处的一切亮堂起来。

  2017年春节前夕,正是购置年货的当口。一辆小货车装满食用油,在靠近叶县的乡镇游逛,不时下车推销。都知道叶县查得严,车主一万个小心,不承想还是在叶县任店镇瓦店村栽了。

  执法人员赶到时,车被群众拦在村口天有购物中心门外,一车食用油全是假冒商品。车主百思不得其解:我刚进村,怎么这么快就被抓了现行?

  他不知道,叶县在册食品运输车的挡风玻璃上,都找得到一个二维码身份标记。遍寻不着,拿起手机就可以拨“12331”举报。

  叶县市面上的预包装食品,95%以上来自外地。正本先清源,源头就出在流通上。叶县创建了一套二维码身份证,将批发零售食品的大小车辆标注身份,手机扫描可以查到其所属商家、经营品类等。

  身份透明,在册的车辆因此自律。该拉啤酒的,拉肉就有猫腻;查不到身份的,形同自动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随时“升级”为重点监管对象。目前,全县159家批发商、523辆运输车登记在册,带着名片上路。

  “二维码扫一扫,李逵李鬼见分晓。”在叶县,大小超市或饭店货架,每一款食品都有专属二维码。扫码可看该批次食品经营证照、进货渠道、批零环节责任人、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按照法律法规,消费者有权索要食品身份信息,包括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报告、批发商营业执照和流通许可证。最初,叶县也这么要求商家,信息需要纸质复印件,县里配发了许多文件夹。

  可实际执行起来令商家叫苦不迭。以超市为例,食品种类批次数以千计,一年要复印数万张证照票单备查,成了一大额外负担。既要随时可查,又要真实可执行,一时成为大难题。最后,二维码再次帮叶县解决了问题,信息全部上网,扫码查阅。随之而来的便利是,食品流通经营的数据整体纳入电子监管。

  自此,正规渠道进入叶县的食品、食材,不论路上跑的,还是店里卖的,都有了明明白白的身份、清清楚楚的来历。不能说不会出现问题,而是出了问题可以追责到人。

  在县城乐易购超市美林湖店,卖场各处挂着十余个干湿温度计。经理高洁解释,没人要求这么做,但严格规范之下,责任一定要厘清,按时记录保管环境,便于出现问题后同厂家交涉。

  在农村超市,标准严起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叶邑镇老鸦村超市,前两年屡出纰漏。店长不以为然:“农村超市嘛,还不就是这样?”听了这话,急的是老板。不换观念就换人。从城里请来的新店长朱培广走马上任,先从超市的铺货细节做起——小包食品不再堆放,而是改为一层层码放,“这样避免了新旧混合,过期食品沉底。”

  “法律可没对农村食品放低标准,所以别觉得乡村超市就该管得粗。”朱培广说。

  顺着流通的“藤”,摸到批发仓储的“瓜”。2015年调研批发库房时,叶县食药监局的执法人员见货物随机堆放,进货出货一片忙乱。欲照表单找一款过期货品,却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借鉴药品管理,叶县食药监局副局长王迎信搞出了一套入仓色标接力。货物进仓先卸在黄色区,表示待验,等查证货票一致,手续齐全后,才正式进入绿色区。绿色区代表能够销售,也意味着被正式纳入监管。还有一片红色区,那是退货召回区,临到期和过期食品要回到这里。过保质期的严格登记、封存、销毁。

  第一家改色标的是银杏副食品仓库。当时老板赵江森老大不情愿:“仓库堆积如山,要整个腾空刷色,想想都头大。”县食药监局的权限只能提倡,不能强来。好说歹说,赵江森一拖再拖,只说好好好,就是不动手。一天,赵江森看见刘国平搬把椅子坐在他仓库外赖着不走了,抹不开面子,只好请人手腾库刷漆。仓库一下子井然有序,院里9家仓库,跟着都改成了色标管理。

  管理一清晰,过期食品如“水落石出”,过期批次自此可以按册销毁。两年多时间,叶县公开销毁过期食品6万箱,价值232万元。

1 2 3 共3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