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治沙之路: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大逆转调查-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库布其治沙之路: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大逆转调查

2018-08-06 15:14:56 中国青年报

  “山羊之争”迈出“绿富同行”第一步

  曾经有同行要来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尝试无土栽培,80后技术员刘雪芹当时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2008年大学毕业后便一头扎进库布其搞沙漠农业技术研究的刘雪芹,并不是一个保守的人。不看好无土栽培,除了她认为“干净”的沙漠土地最适合搞有机农业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无土栽培太耗水!

  “沙漠农业一定要节水。”对此这个山东姑娘一脸严肃,“沙漠水资源有限,地下水消耗一旦过度,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她将耗水农业和“向规模要效益”的粗放农业思想视为“对手”,而她和“对手”争夺的就是当地农民。

  到恩格贝近10年,刘雪芹的试验用地基本没变。随着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好转,为了不让当地农民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向规模要效益,她为当地引进高产良种,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引导农民向质量要效益。她甚至在恩格贝搞起了“懒人农业”。

  刘雪芹的试验地,看上去种得真不好。首先,由于不用除草剂,她的地里有杂草。其次,她的西瓜秧苗既不压条,更不打叉。即便这样,刘雪芹却自信自己的一棵西瓜苗能结三到五个瓜。而通常的一棵西瓜苗只一个瓜。

  在刘雪芹工作的恩格贝,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来自全国乃至国外的志愿者共同接力,使这里成为沙漠里最先绿起来的地方之一。

  绿起来的恩格贝建了一座沙漠科学馆。在这座现代化展馆里,重要篇幅和大量案例都在告诫人们:曾经承载无数文明的绿色就是毁在人类自己手里。

  绿起来之后,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和恩格贝一样,这是摆在“先绿”的库布其人面前的必答题。专家表示,沙漠实现根本治理要以百年或更久的时间维度来判断。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杭景旗阿门其日格乡就因“山羊之争”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那时的阿门其日格乡绿起来还没多久。因不断恶化的生态,这里在此之前差点成为库布其沙漠和毛乌苏沙地的“握手”之地。

  “有资料显示,当地生态最差的时候,全公社只有一株柠条,山羊也只有一只,还寄养在临近公社。”杭景旗林业局副总工程师栾树森告诉记者,由于植被稀少,那时山羊还是稀罕物。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受够风沙“欺负”的阿门其日格人,绿化的热情被激发——种草种树种沙柳种柠条……曾经的不毛之地一举成为杭景旗最绿的地方,当时更是摘得“全国绿化造林百佳乡”的桂冠。

  随着植被恢复,山羊也开始成为家家户户养殖的“新宠”。与绵羊不同,山羊食性“贪婪”——刨食草根、啃食树皮。但山羊也是一宝,被称为“软黄金”“纤维宝石”的羊绒就长在山羊外表皮层。由于山羊绒优良的品质和特性,在交易中以克论价,十分珍贵。

  在市场刺激下,大自然生态虽频频预警,但山羊的养殖数量却在阿门其日格不断攀升。在山羊和植被的较量中,穷怕了的人们选择的天平极易倒向前者。终于,当地党委政府不得不打响“山羊之争”的“第一枪”——在全乡禁养山羊。时任乡党委书记的郭巨才更是坚决表示:有山羊没我,有我没山羊!

  上世纪80年代末,当地的“羊绒大战”轰动全国,无疑为这场“山羊之争”火上浇油。矛盾最尖锐时,面对挡了大家致富路的郭巨才,有人大喊“砍下郭巨才的头!”

  最终,山羊还是在这场斗争中败下阵来。植被保住了,绿色效益也得以慢慢显现。

  当地广植的沙生灌木沙柳具有“平茬复壮”的生物习性:需3年左右,用刀齐根砍下枝条,等待来年春天新生,且越砍越旺,否则几年后就会成为枯枝。于是很多人用砍下的沙柳枝条编成“筢子”,为当地人建房时加固房顶所用。当时一块沙柳“筢子”价值一元,阿门其日格人竟靠此卖出了许多“万元户”。

  上世纪90年代初,达木林调研路过此地。在他印象中,这个最绿的地方也是最富的地方——盖起的砖瓦房就属这儿多!

  而今,在阿门其日格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中,曾经挡了群众致富路的郭巨才绝对是个“好老汉”。几年前已去世的这位全国绿化造林先进个人,也给库布其上了“绿富同行”的第一课。

1 2 3 共3页

编辑:夏赛赛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访问中东非洲五国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

  • 专题

    李克强总理访问保加利亚、德国等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晋江经验

  • 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