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眼底未名水 胸中黄河月——写在北京大学120周年华诞之际(图)

2018-05-03 04:49:26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东风桃李,青春作业

  1981年3月20日晚,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内,中国男排正与韩国男排争夺参加当年世界杯排球赛的入场券。

  在中国排球的辉煌历史上,这不过是一场普通的比赛。但由此引发的一句口号,让它注定载入史册。

  “第五局15比9,中国队赢了!”消息传来,北大校园一片沸腾。宿舍楼上,一个个身体从窗户里探出来,高声喊叫、欢呼。正是在这场胜利的庆祝中,北大学子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很快,这个口号就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传遍全国,成为引领时代的最强音。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口号喊出来是必然的。”回忆起“3·20”之夜,口号提出者之一、北大中文系77级校友、《光明日报》高级编辑刘志达感慨道。他反复向记者强调:“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北大学子的心声。”

  这其中,有压抑已久的民族自豪感、有精神枷锁解除后的自由酣畅、有准备大干一场的豪情壮志。它精确勾画了整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给人以振奋、鼓舞。

  奋发图强、思想开放,是刘志达那个时代北大学子的共同特质。1977年考上大学的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幸运儿。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10年的高考。那年冬天,570多万人涌入考场。虽然最终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得知自己被录取时,刘志达正在北京永定机械厂里陪护一位受伤的师傅。当时,他已经快30岁了。机械厂的工人们揶揄道,“刘志达心气高,难怪给他介绍对象都相不中,原来是要到大学里去找。”

  与刘志达同年入校的哲学系学生俞晓阳,当时是首都钢铁公司的一名起重工。那天他上完夜班,从炼钢厂高炉上下来,满身黑灰地接过录取通知书。“一看,北京大学!”年逾花甲的俞晓阳回忆至此,爽朗地笑起来。

  入校后,忙碌的课程和丰富的校园活动很快充满了他们的生活。“所有人都在匆匆地赶往教室,匆匆地赶往图书馆,排着长长的队伍买中外名著……”忆起北大的校园生活时,刘志达曾经的老班长岑献青说:“就像海绵吸水似的,人们拼命地读书,如饥似渴。”

  当时担任学生会学习部部长的俞晓阳负责组织讲座,“容纳400人的办公楼礼堂,常常来600人都不止。有的同学干脆跑到讲台上,坐在讲演者脚边听。”

  1982年,77、78级3000多名同学离校之际,自发捐款6000余元,在燕园里塑起了李大钊和蔡元培先生的铜像,以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表达振兴中华的决心。

  如今,64岁的俞晓阳已经是多家上市公司董事。他仍然记得刚入校参加文化复查时写的那篇作文,题目是“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作文的结尾我记得很清楚。”他说,“‘通知书贴在胸口,步出首钢大东门,正是早上八九点钟的时候!’从那时起,我迎着太阳迈向了新的人生。”

  巨木成林,震惊世界

  进入新世纪以来,北京大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新时代呼唤新使命,以新使命激发新作为。

  “我的梦想是,让我们的《儒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我编了《儒藏》之后一百年不会有人来超过我。”2003年,76岁高龄的国学大师汤一介发起了卷帙浩繁的儒藏编纂工程。这部《儒藏》囊括古今中外的儒家典籍,可谓集中华文化精髓之大成。十多年来,汤老废寝忘食,亲力亲为,与400多人的编撰队伍一起,完成了近3000万字的编纂工作。

  近年来,一系列扎根本土的重大人文社科研究在北大开花结果。除《儒藏》工程外,《中华文明史》多语种版本、《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全七卷)、《北京历史地图集》等都是北大浓厚的人文积淀在新时代吐露出的馥郁芬芳。

  拼搏的精神迸发科研的活力,大量基础性学科研究成果在北大涌现。2013年北大取得干细胞技术重大突破,美国权威期刊纷纷报道,掀起国际学术界的“中国风”;2014年全球首例运用MALBAC(单细胞基因组扩增)技术的试管婴儿在北大诞生;2017年北大3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北大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已经形成。

  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继承传统、发扬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8年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5月5日,来自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将齐聚北大,参加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本次大会以“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广聚全球学者,传播中国声音,共话人类命运。“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由北京大学举办,既是我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责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鸿君说道,“这是我们在新时代传承践行北大担当精神的形式之一。”

  自1992年成立以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朝着建设具有北大气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迈进。

  2011年,黄枬森、张世英、杜维明等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相聚北大,以“文化选择与文化发展”为题进行“中西马高端对话”;2015年,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同年启动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大基础性工程——《马藏》编纂工程顺利推进,预计今年首次出版10卷,共计500万字。

  2018年3月25日,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诞生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在英国牛津郡成立,这是中国高等学府第一次以独立运营的形式走出国门。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表示,120年前,中国人向英美等国学习,创办了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两个甲子后,当年的“京师大学堂”来到英国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创办了自己的校区,这背后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2017年11月18日,深秋的燕园掩映在金黄的银杏和青翠的松柏间,分外美丽。在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在这次会议上,北大未来的征程被清晰地描画: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北大的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将大幅跃升,居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北大将稳稳立于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引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严 冰 吕安琪 原 洋)

1 2 3 共3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专题

    潮起海之南——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

  • 专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

  • 专题

    2018新春走基层

  • 专题

    奋斗·劳动者之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