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眼底未名水 胸中黄河月——写在北京大学120周年华诞之际(图)

2018-05-03 04:49:26 人民日报海外版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

  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淡红色的墙体历经风雨沧桑,透出一种厚重而深邃的力量。2018年,红楼建成100周年;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

  “百年红楼,堪称半部中国近代史。”纪念馆陈列展览部主任陈翔介绍,在蔡元培校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的指导下,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新思想传入北大。

  1918年,位于沙滩的北京大学建起了一座新楼。四层,工字形,通体红砖。这座被称为“红楼”的建筑是当时北京大学的校部,并作图书馆和文科教室使用。这一年,年轻的毛泽东来到北大,担任图书馆助理员;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校长蔡元培履新满一年。

  这是北大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随后百年,风云激荡,英杰辈出。这几位与红楼有关的名人,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引领风潮的重要人物。

  东方与西方的文明、传统与现代的智慧在这里交汇、碰撞,许多脍炙人口的情景流传至今: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胡适在台上讲授中国哲学;长袍马褂、瓜皮小帽的辜鸿铭慢悠悠地踱进教室,用力把辫子向后一甩,开始上英国诗歌课;邓中夏、高君宇等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风气大兴于校,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是北大宝贵的精神财富。

  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炸醒了象牙塔里的北大师生。得知消息的那个夜晚,大家齐聚北大法科大礼堂。北大新闻研究会讲师、《京报》社长邵飘萍慷慨激昂地说道:“如果我们再缄默等待,民族就无从挽救而只有沦亡了。北大是最高学府,应当挺身而出。”法科学生谢绍敏当场咬破中指,撕下衣襟,蘸血写下“还我青岛”。

  一场举世罕见的爱国学生运动,轰轰烈烈地从北大开始了。

  5月4日下午,以北大学生为首的北京高校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向天安门进发。学生们高呼“打倒卖国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游行队伍沿街散发着《北京全体学界通告》: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生的义举点燃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之情。北大人向世间发出的第一声呼喊,被历史永远铭记。

  在2014年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少年心事,狂歌竞夜

  北京大学教授、“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亚洲首位获得者许渊冲先生今年已97岁高龄。虽然行动不便,但思维清晰、声音洪亮,饱含激情的动作、手势,瘦削的躯干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北大畅春园内,碧绿的爬山虎攀满红墙。在一间简陋陈旧、堆满书籍的屋子里,记者见到了这位从西南联大走出的翻译大家。“我们校歌怎么写的?‘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80年后,回忆起在西南联大求学的岁月,许渊冲依然激情澎湃。讲到激动处,他从摇椅上坐起来,青筋凸起的大手“啪”地拍在扶手上,“我们是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次年春天,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于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那一年,16岁的许渊冲以总分第7名的成绩考入联大外文系。

  2002年,西南联大65周年校庆。81岁的许渊冲回到云南母校,站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前,细细寻找自己的名字。在碑阴面,刻着西南联大抗战以来832名从军学生的名字,他是其中之一。1941年,美国志愿空军第一大队入驻昆明。当时大三的许渊冲与吴琼、万兆凤等30多位外文系男生纷纷报名入伍,成为第一批志愿军翻译。

  “我们这一代人真是苦难深重!”许渊冲眉头紧锁,双手在空中挥动,难以平息心中愤慨,“我们联大挨日本人炸……晚上出去一条路都是火焰。”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虽然学校不建议学生直接冲锋陷阵,但难以抵挡的爱国热情促使一批批联大学子奔赴战场。一些联大学子参加八路军,用所学特长,制造出大批急需的炸药、地雷;另一些学生毅然报考在当时死亡率极高的飞行员。最终有12人被录取,其中5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更多师生选择坚守在校园里,弦歌不辍,赓续中华文化命脉。

  “我们那个时候吃的是八宝饭,所谓‘八宝饭’就是由老鼠屎、稻糠、砂石等混合而成。”2017年11月1日,天南海北的联大人齐聚北京大学,纪念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许渊冲先生的校友,西南联大化学系1946届毕业生关英回忆道,每次吃饭,她们都要拿饭盆不停抖,把砂石抖出来才能吃。

  艰苦环境培养出的联大学子刚毅坚卓,取得了惊人成就。3882位学生中,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几十年之后,其中许多人早已功成名就,但勤俭朴素、夕寐宵兴的习惯保留至今。在许渊冲先生的家,地面和墙面清一色是未经粉刷的水泥。不满15平方米的书房兼卧室里,一排从二手市场花15元钱淘回来的架子上塞满了书,靠窗是一张破旧的书桌。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许渊冲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一如80年前,在更简陋的西南联大校园中,在土夯墙的教室里,他和同学们听着铁皮屋顶上劈劈啪啪的雨声,奋发学习、一刻不停。

1 2 3 共3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专题

    潮起海之南——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

  • 专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

  • 专题

    2018新春走基层

  • 专题

    奋斗·劳动者之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