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纪实之一-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纪实之一

2018-04-20 05:25:28 人民日报

  开拓思路,创新机制,善于学习

  生态文明建设活力不竭

  湖州人自己总结,要实现“两山”有效转化,不能局限于老思路、老办法,必须要有新理念、新举措。

  “想管的管不了,能管的不去管”,这样的问题,在环境保护中并不少见。“必须从根子上解决问题!”2017年6月,吴兴区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区域必须管环保”的思路,在全省率先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确保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的落实,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构建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大生态、大环保”监管机制。

  “环保委可不只是个招牌,我们要以新机制切实推动工作。”吴兴区区委书记吴智勇表示,环保委成立后,强化顶层制度设计,细化部门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建设,改进综合量化考核,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各部门都关注环境保护、一起抓生态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

  这样的新机制还有很多。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长制”升级版、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等,都在湖州落地生根。新机制的效益正在不断显现,比如,在全省率先建立“六年清一轮”的河道轮疏机制,实现了“有淤常疏、清水长流”。

  湖州人自己说,如果不是有效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环境治理难以跳出“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怪圈;没有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等投融资领域的探索,光靠政府投入,生态文明建设资金远远不够;没有城乡体制改革的先行先试,湖州的乡村旅游不会蓬勃发展。

  体制机制有自我创新,也有学习借鉴之后的二次创新。

  “德清裸心乡一张床一年12万元收益”“南浔‘庆渔堂’物联网养鱼生态高效服务增收有望达每亩1万元”“长兴的废弃矿坑招商一直没有批给零碎项目,终于等来了龙之梦这样的亩产高效益项目”……在湖州两区三县采访,碰到不少“以亩产论英雄”的事例。

  为减少资源消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生态节俭、环境优美、高效利用等方面转变,湖州借鉴省内兄弟地区的经验,给“以亩产论英雄”增添了新内容。

  2015年,《德清县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对全县占地3亩以上的工业企业,开展亩均产出综合评价。2017年11月,修订出台新一轮评价政策,把“以亩产论英雄”与“以创新论英雄”结合起来,企业综合评价体系中,提高土地、能源、排放等单位资源要素产出率和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创新要素生产率,成为突出导向,并对评价指标、企业分档、差别化政策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调整。

  “这一新的机制实施后,企业更加注重资源集约节约使用,绿色化改造和绿色化发展的步子明显加快了。”德清县委副书记敖煜新说,比如淘汰落后产能,要关停一些企业,政府用数据说话,企业心服口服。

  护佑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近5年来,湖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2017年,共有23个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4位;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9934元和28999元,分别增长9.0%和9.4%。

  湖州,这个“两山论”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绿色发展的先行地,用扎实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是对湖州践行这一理念的褒扬。

  湖州的实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生动样本。(本报记者 武卫政 孙秀艳 顾 春)

1 2 3 共3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

  • 专题

    2018全国两会

  • 专题

    2018新春走基层

  • 专题

    聚焦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

  • 专题

    奋斗·劳动者之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