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人工智能会让我们失去工作吗?——怎么办

2018-04-18 22:09:58 光明日报客户端

  积极行动 决胜未来

  人工智能发展能够创造就业,也可能带来失业。而且,未来就业和失业之间的“补偿”过程绝非自动、及时且没有痛苦的。凡事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我们需要提前谋划、积极行动,为迎接变革做好准备。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了解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智的看待人工智能及其影响,不要心存畏惧,更不要轻信传言,要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有冷静的判断力和充分的前瞻意识。

  对学生来说,要做好职业规划,如果希望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所发展,需要学好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软件、自动化等相关课程,打好专业基础,还要重视参与企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工作,但不论学习什么专业,都应该掌握计算机操作、数据分析以及一些算法、编程等技能。同时,应多了解一些跨领域的专业知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对在职的人来说,哪怕从事的是金融、证券、医疗、媒体等职业,未来也并非高枕无忧,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如果有条件的人想转换到人工智能相关职业,可以在线学习,也可以通过培训机构,掌握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

  对于那些已经受到影响的人,要抓住时机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从普工向高技能技工转型。尤其是对一些年龄偏大、学历不高、低技能或无技能的人来说,需要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参加再就业培训,勇于尝试新职业。事实上,一些职业如园艺工、维修工、护理人员、美发师等,受自动化影响的程度比某些“白领职业”还要低。同时,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电子商务、零工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型创业就业方式,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如网商、微店、众包兼职等。

  对于政府来说,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完善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体系,提升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同时要织密社会保障网,完善最低收入保障、基本医疗、养老、带薪休假等制度。

  人工智能发展是必然趋势,对此既不能因噎废食、停滞不前、轻易言败,也不能盲目乐观、高枕无忧、无所事事,因为新的机会不会落到那些毫无准备的人的头上。我们需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学习、不断学习,掌握机器不擅长的新技能,以人类特有的创造力、理解力和爱去迎战机器。面对未来,你做好准备了吗?

  作者简介

  杜娟,现就职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

  联系方式:dujuan@caict.ac.cn

1 2 共2页

编辑:夏赛赛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

  • 专题

    2018全国两会

  • 专题

    2018新春走基层

  • 专题

    聚焦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

  • 专题

    奋斗·劳动者之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