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为上合组织注入新动能-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评论

“一带一路”为上合组织注入新动能

2018-05-23 08:58:26 光明日报

  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即将在青岛举行。这是上合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必将在上合组织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值得指出的是,上合组织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支持者和践行者,“一带一路”倡议在上合组织地区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之地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上合组织地区提出的,首先得到了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拥护。

  “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如果说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特点是“引进来”,那么现在,则是在“引进来”的同时还要“走出去”;如果说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地区是东部沿海,现在则是通过“走出去”带动西部地区发展。西部地区的向外开放,首先面对的就是上合组织成员国。

  上合组织大多数成员国所在的中亚地区面对异常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可以说正是上合组织的存在保证了这些国家在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形势下进行发展。上合组织成员国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在政治、安全、经济和人文领域密切合作,营造了友好和谐的氛围。

  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探索合作模式和项目,追求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一带一路”倡议是秉持全新理念的区域发展合作协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各方将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做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倡议最先在上合组织地区提出有着深刻政治经济背景。首先,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有相当程度的政治互信和合作机制;其次,上合组织成员国,尤其中亚国家与中国在经济、贸易、科技、市场、资源等等方面有巨大的互补性;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充分考虑了中亚国家,尤其是上合组织成员国各自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因此,上合组织地区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之地并首先受到认可和支持绝非偶然。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接的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近五年来,中国与周边和沿线国家的合作有长足发展。无论是新提出的项目,还是原有项目,都因为“一带一路”倡议而得到升华。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对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落实连接多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或涉及各行业合作的项目往往存在许多政策和操作层面的困难,而如果能和各国或国家集团既有的发展战略实现对接,则会使合作比较顺利地进行。在这方面,上合组织成员国也走到了前面。

  2014年11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了“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等领域,该政策与“一带一路”建设所倡导的合作方向十分吻合。2016年9月,习近平主席、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共同见证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文件的签署。中哈发展战略对接结出一系列果实。

  2015年5月,中俄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这一文件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务实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明确指出了上合组织的平台作用。在这一文件精神指引下,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以及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在对接合作领域取得重要成果,除上述中哈发展战略对接实践外,还有中俄地区合作对接,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工业园、中国和白俄罗斯工业园项目,以及多边的中俄蒙经济走廊,中吉乌铁路、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公路项目等,都取得重要进展。

1 2 共2页

编辑:夏赛赛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李克强访问印尼、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日本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专题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启动仪式在拉萨举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