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科技创新为中国经济结构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图)

2019-01-07 00:33:03 经济参考报

  日前,中国铁路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开幕,一大批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铁路技术装备集中展出,时速350公里17辆长编组、时速250公里8辆编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等多款复兴号新型动车组首次公开亮相。 新华社发(王皓然 摄)

  编者按: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并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重塑人类社会的发展图景。因此,能否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将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新时期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大新内涵,就是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机遇。因此,站在新科技革命的风口,我们需要实现对前沿性技术从“跟跑”转向“并跑”再到“领跑”的三阶梯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引领全球发展的新兴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构建起了全球最齐全的工业门类,以及这些门类之后的科技创新体系。正因为如此,所以无论来自国内还是国外,我们总能在中国经济中看到科技革命的技术种子在大多数领域落地生根和繁荣成长。

  在中国,新科技革命孕育了新产业,改变着经济发展格局。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加速向各个产业渗透,产业边界日渐模糊,新的经济形态和产业门类不断涌现,而新旧产业的加速更迭,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显然,满载创新动能的科技列车,正引领中国经济驶入更广阔的天地。

 

  走过不平凡的2018年,拥抱新起点上的2019年。

  全球百年未有之变局下,中国经济迎难而上书写新答卷的底气何在?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次会议明确,新时期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大新内涵,就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带来的新机遇。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在民族复兴的奋斗征程上,始终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就能变外部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创新引擎释放澎湃动力

  继2018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哈牡高铁相继开通后,2018年12月26日济青高铁、青盐铁路也正式开通,中国高铁通过密集开通数条新线路,为2018年献上“收官大礼”。

  满载创新动能的中国列车,正引领中国发展驶入更广阔天地。

  20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开幕的中国铁路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复兴号”新型动车家族首次亮相引发关注。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一列列先进高铁动车组、检测车和大功率机车一字排开、气势恢宏,彰显了大国重器的崭新形象。

  高铁先行,创新不止。这正是中国经济爬坡过坎转型路上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写照。

  置身空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2018年中国经济依然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其中11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同比增长10.8%和8.6%,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4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网络销售等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世界科技创新的舞台上,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步伐依然坚定,在迈向创新型国家征程上交出一份新的“成绩单”:

  一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有了更大知名度: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创建出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正式交付使用、北斗系统进入了全球组网密集发射期、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行……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孕育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一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有了更高“含金量”: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科技创新重大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序推进,2018年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列第17位;“宽带中国”战略深入实施,4G用户超过11亿人,5G技术试验加快推进。

  一年来,更多的中国科技创新 “飞入寻常百姓家”:运用科技创新解决粮食增产、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应急救灾、传染病防治等重大民生问题;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深入开展,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信息惠民、平台经济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众获得感……科技发展为百姓幸福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1 2 共2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策划“春暖花开”

  • 专题

    2019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走过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 专题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