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壮乡缘何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八桂壮乡缘何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

2018-09-15 13:34:34 新华网

  新华社南宁9月15日电 题:八桂壮乡缘何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

  新华社记者卢羡婷、农冠斌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晚会日前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唱响,壮、藏、蒙古等民族歌曲让人陶醉,越南、马来西亚、俄罗斯、意大利等多国民歌共唱“丝路情缘”。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以歌仙“刘三姐”为代表的山歌文化从过去唱到现代,从壮乡唱向世界。在现代文化日趋多元的背景下,是什么让这里的民歌“这边唱来那边和”“越唱越红火”,为广西赢来“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美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唱不尽的山歌

  “什么水面打跟斗咧,嘿嘹嘹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部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戏曲电影《刘三姐》红遍大江南北,“刘三姐”成为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广西山歌随之深入人心,“山好、水好、歌好”。

  “为自由而歌唱,为尊严而抗争”是刘三姐歌曲传递的主题,此后“刘三姐”不仅唱响全国,也唱到了国外。“上世纪80年代,我们开始到东南亚、欧洲等地演出,表演‘刘三姐’经典唱段,他们最喜爱听地地道道的民歌。”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说。

  在八桂壮乡,颇有历史的歌圩、歌台比比皆是。每年农历“三月三”期间,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在山水间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共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口耳相传、沉淀积累,留下来的是不变的情怀,是深厚的民歌文化。

  每场演出都是对天下民歌的致敬

  1999年,一曲嘹亮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拉开了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大幕,从那时开始国内外经典民歌在南宁开始了年度聚会,融水芦笙舞、平果嘹歌队、南丹白裤瑶铜鼓队等原生态民歌民乐惊艳世界,壮乡民歌从此走出山间,迈向更为广阔的舞台。

  以打造新民歌、弘扬民歌文化、扩大中外文化交流为宗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中外民歌的挖掘、整理、创作、发展与展示搭建了一个绚丽的舞台,使不少濒临失传的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宝贵艺术遗产得以流传,“侗族大歌”、龙州女子天琴等先后被挖掘并成功推出。

  十多年来,国内外词曲名家会聚南宁,创作了100多首将浓郁乡土气息与现代音乐新元素结合的新民歌,并以民歌新唱的方式使老歌重新释放活力,推出了一批既有本民族特色又有时代风貌的民歌手。

  今年正值民歌节举办第20届,晚会邀请到国内著名歌唱家以及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歌手同台献艺。“我们学习美声的,不仅要唱西洋的歌曲,更要发扬传承中华民族自己的东西。”歌手张英席说。他与法国歌手金小鱼将歌剧《图兰朵》中著名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眠》融合在京剧戏歌《梨花颂》中,进行了一次惊艳的跨界尝试。

  每一次民歌节,都是对天下民歌的致敬。“今年晚会依然在传承经典中创新,其中瑶族歌舞《绣嫁衣》、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等经典曲目,都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晚会执行导演康庄说。

1 2 共2页

编辑:王妍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主席赴俄罗斯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

  • 专题

    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