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小切口反映大时代 小体量展现大作为-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小切口反映大时代 小体量展现大作为

2018-07-22 11:44:18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题: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小切口反映大时代 小体量展现大作为

  新华社记者周玮

  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主办的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在京开展两个月,进程过半,已有32台作品演出64场,43家院团亮相。浓浓的乡音乡韵吸引了许多“北京家乡人”,人们也由此深切感受到民族戏曲的蓬勃生命力。

  小切口反映大时代

  本次会演汇集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澳门地区的40台剧节目,涵盖婺剧、辽剧、粤剧、白剧、彝剧、蒙古剧等47个剧种,参演院团61个。32台大戏中,现代戏26台,占比81%,体现了基层戏曲院团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的行动自觉。

  通过艺术作品讴歌时代精神、反映人民心声,是参演作品显著特色。婺剧《鸡毛飞上天》通过金玉兰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变迁,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在义乌发生的变化。专家点评,剧目用小人物的视角表现大时代变化,突出刻画了主要人物诚实守信的性格特征。“更难得的是,该剧冷静反思了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存在的局限性,试图探寻一种精神深处的改变和突破。”

  通过艺术作品歌唱祖国、礼赞英雄,是参演作品另一显著特色。芗剧《谷文昌》艺术再现了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的担当精神与公仆情怀,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共产党员形象。“保持来自平民乡土的风格质感,对谷文昌不做刻意拔高,很具基层党员干部的亲和力。”

  为鼓励小戏创作,会演组织8台小戏组台演出。彩调剧《全家福》讲述了一个关于当代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况的故事,客家山歌剧《连心店》关注的是农民致富过程中的竞争问题……这些生活气息浓厚、地域特色鲜明的小戏,被赞“艺术形式好、内容接地气、很有人情味儿”。

  基层院团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了解人民所思所想,走街串巷,上山下乡,摸索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基层演出经验;演出剧目贴近群众,适于乡镇环境,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强烈精神共鸣。如专家所说,文艺创作攀登高峰进程中,基层戏曲院团大有可为。

  小场面塑造大角色

  受制于演出资金、场地等因素,基层院团演出场面一般不甚恢宏,甚至往往是几个演员撑起一台大戏。

  花鼓戏《儿大女大》是一部传演了30年,传承了3代人,演出超过3000场的优秀保留剧目。剧作仅设置了7个角色,善恶有别,美丑分明。

  评剧《潮白人家》和《喊一声妈妈》同以“认亲”作为主要故事线索与情节单元。《潮白人家》中的“妈妈”由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宋丽饰演,她以优美唱腔、细腻的念白处理,演绎一段催人泪下的真情故事。《喊一声妈妈》则由另一朵“梅花”、国家一级演员罗慧琴主演,嗓音亮堂甜美,给观众带来美好艺术享受。两台评剧都不摆阵仗,有台词的人物角色不多,红花绿叶相得益彰。

  西秦戏《马援伏波》和北路梆子《平城赋》分别树立了两个历史人物典型。《马援伏波》以极具西秦戏特色的表演突出艺术形象,如巧妙化用“转椅功”呈现人物左右为难、踌躇不决,以拔剑起舞的身段编排展示内心的愤懑不平,为戏曲舞台书写了一部东汉英雄传奇。《平城赋》则以一个女人的纠结、挣扎、奋战贯穿于个体与家国情感的冲突融合,尤其演员一条铁嗓钢喉,充分发挥出北路梆子高亢激越的声腔艺术魅力,令观众过足戏瘾。

1 2 共2页

编辑:王妍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访问中东非洲五国并出席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

  • 专题

    李克强总理访问保加利亚、德国等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晋江经验

  • 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