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认为“不适合生存”的地方,他们从石缝中抠出了生存发展奇迹……(组图)-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在被认为“不适合生存”的地方,他们从石缝中抠出了生存发展奇迹……(组图)

2018-06-05 18:55:19 新华每日电讯

  首发:6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4版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自良、吉哲鹏

  

  ▲西畴人开山修路。(资料照片)

  在石旮旯里造田造地,全家老小一起上阵,一干就是好几年。

  在“悬崖”上修路,变卖家当筹钱筹物,每天凿石打岩不止。

  ……

  在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种种“愚公”故事:向大山挑战,与命运抗争,战天斗地,移山不止。

  这样的故事还诞育、延展成为具有独特品格的西畴精神:艰苦奋斗,勤劳苦干。

  西畴县为何盛产“愚公”?新时代该如何看待“愚公”之“愚”?在与诸多“愚公”的交流对话中,记者感受到的是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抉择和不屈,现实而感人,真实而深刻。

  “愚公”何其多

  首先请随着记者的探访脚步,来听几则“愚公”故事:

  故事一:从石缝中抠出366亩土地

  巨岩狰狞,乱石林立,木者村是一个贴在石壁上的村庄。“向石旮旯要粮,在石缝中要地”是这个村的宏大目标。村民用最原始的工具从石缝中“抠”出一撮撮泥土,并敲碎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大石头,然后把石头垒成地埂,把泥土填成土地,“无中生有”造出了366亩地。

  故事二:4户人家6年终于修一条出村道路

  肖家塘村只有4户人家。在村小组长侯寿高带领下,4户村民立下规约,早上7:30准时出工修路,晚上8:00收工回家,坚持修了6年时间,风雨无阻,寒暑不断,其中一人在修路中去世,一人被石头压断一个手指,硬是在大山深处刨出了一条“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走回来”的公路。

  故事三:负债累累打通“最后一公里”

  岩头村15户人家居住在悬崖峭壁上,进村的最后1公里长期被悬崖挡住。因为地形复杂不好操作,村民修这条路修了12年,户均集资1.58万元。不少人家为修路荒了土地,为集资负债累累。村民李光祥为了挣钱补上修路集资款,到安徽的一个薄膜厂务工,右手不小心被机器绞断,伤残补偿费全部用在修路上。

  故事四:女组长瞒病情修路不辍

  坝子村的村民小组组长谢成芬是一位“女汉子”。在终于开修出村道路后,她每天“像男人一样”每天与村民挥汗如雨,抬石搬料,不亦乐乎。不料有一天她在工地上突然晕倒,不得已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乳腺癌,并有结论:即使做手术,生命也只能延续5年。于是,她隐瞒了病情回村每天继续修路。三年过去了,路修通了,谢成芬的病奇迹般好了。

  以上几则,还只是记者实地探访的故事。在西畴,这样的故事很多。在县委宣传部编辑的《大山之光》《西畴精神》《资料汇编》等册子里,各类“愚公”故事不胜枚举:比如在岩石中修路架桥,比如在石旮旯里炸石造地,比如在喀斯特地貌植树造林。

  以这些故事为呈现形态,内核是形成多年西畴精神:“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在西畴采访,了解最多的就是种种关于“愚公移山”的故事:其中细节,撼人心魄,令人动容。

  年轻的西畴县委书记蒋俊介绍,西畴精神就是炸石造地的石头精神,是开山辟路的“修路”精神,是改变恶劣生存环境的“亮剑”精神,是敢于抗争贫困的探索精神。

  “智叟”或仍问

  在《愚公移山》的故事里,“愚公”是遭到“河曲智叟”讥笑的。面对“愚公”的“壮举”,“智叟”说:你简直太愚蠢了!以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在西畴的采访中,记者对当代“愚公”的做法和表现充满深深敬意的同时,也不禁会产生近似“智叟”的疑问:要不要?值不值?合算不合算?

  这样的疑问也不是空穴来风。以肖家塘村修出村道路为例,花6年修出道路后,带头人侯寿高甚至自己一家人也到州府文山市开了快餐厅,每月收入几千元,还蛮可观。修路的6年,侯寿高从28岁变为34岁。如果早些走出大山,可能他的餐厅业务做得更大了。

  退一步说,假设他们4户人家都没有能力去开餐厅,似乎也是整体搬出肖家塘村更合算。或者到集镇上安置,或者到城里打工。以4个人6年的打工收入计算,至少有50万元收入,远比修几公里远离城市的入村道路“值当”。

  在寓言故事中,面对讥笑,北山愚公从容回答: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读来可谓义正辞严,旗帜鲜明,正能量满满。

  在西畴县现实采访中,“愚公”也有回答,有些无奈,但很真实。归结起来,西畴盛产“愚公”原因有三:

  一是苦惯了。西畴县“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岩石裸露,严重缺水,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这从另一方面使西畴人比其他地方人“苦得”,愿意出力,能吃苦耐劳。面对访问者的惊愕和赞叹,“不苦咋能有出路”“苦惯了,也不觉得苦”“与其等着看,不如自己干”是西畴“愚公”主角的淡然回答。

  二是离不开。事实上,在成“愚公”之前,“愚公”们也想过不少办法,甚或也想过远走他乡或别觅他法,但找到接纳地也往往并非易事。木者村曾有4户人家搬走到邻近的一个县,但由于不为搬迁地原居民所接纳,无奈又搬了回来。在搬不走的情况下,立足于自然环境“改天换地”成为现实选择。

  三是有寄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推进,农村人到城里就业创业的机会是多了,要找个什么事情做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更多的农村人来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农村的老屋是自己在城里待不下去时的最后保障,是根据地,是乡愁,是寄托。虽然在城里开的餐馆还算生意兴隆,但侯寿高仍觉得6年时间修这条到村里的路值得,“这是一条回家的路!”

  “只要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就能理解我们的做法”,“愚公”们异口同声。

  脱贫攻坚更加呼唤“愚公”精神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一种独特的地方精神,以处处“愚公”、艰苦奋斗、勤劳苦干为表现的西畴精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广泛认识,并以群众性、自觉性、实践性而得到弘扬和践行。

  新的时代,愚公精神更加成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动力。虽然西畴的自然区位条件不如相邻州县,但其多项指标好于其他地区。今年,西畴县将如期摘去贫困帽,迈上全面小康道路。

  “一勤天下无难事”,西畴人的苦得铸就了西畴的幸福前程:就在这个喀斯特地貌最集中、最难植树修路的区域,全县所有自然村已全部通了公路,乡村公路是云南省平均公路密度的3倍;20多年来,全县共建成稳产田地10多万亩,人均增加耕地0.3亩。

  西畴县委书记蒋俊信心满满:“愚公”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主体力量,更是西畴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的同时,全县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外出打工,为发展源源不断输入血液。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25%左右增加至现在的54%,座座青山也成了发展的“金山银山”。

  文山州委书记童志云说,以盛产“愚公”为表现,西畴精神的实质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勤劳实干的实践品质,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其要旨是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油干。“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迫切需要西畴精神引领,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打好脱贫攻坚翻身仗”。

  ■一个石旮旯县的脱贫致富“三字诀”

  

  ▲西畴县肖家塘村民小组4位修路人走在他们修通的路上。 新华社资料片

  以地质地貌和自然条件论,地处滇黔桂石漠化核心区的云南西畴县脱贫面临的困难实在太大,是外国专家称为“丧失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由此,对于贫困面很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很重的云南省来说,西畴县今年将稳步脱贫攻坚无疑是一个重大而令人鼓舞的消息。据相关机构测评,西畴县农民收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考核指标等均已“摘”贫困帽。

  “解码”西畴县的脱贫致富路,当地干部群众不无自豪说到的是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西畴精神,具体言之,是难能可贵的“三字诀”:苦、自、带。

  诀一:苦

  肖家塘村,4户村民。每户出一个劳力,一干就是6年,终于在大山深处刨出了一条进出汽车的公路。

  岩头村,15户村民。进村的最后一公里路被悬崖“悬”起来。“要发展,无论如何要修通这一公里路”,全村老少发出了呼声。困难在于悬崖峭壁下有村寨民房,无法使用炸药爆破,村民只能用炮杆、铁锤、錾子等“冷工具”一锤一錾小心翼翼敲打,一干12年。

  在西畴采访,了解最多的就是种种关于“愚公移山”的故事:比如在岩石中修路架桥,比如在石旮旯里炸石造地,比如在喀斯特地貌植树造林……

  “苦得”是云南其他地方人对西畴人一个地方方言的评价,意思是不怕吃苦,愿意出力,能吃苦耐劳。西畴人的“苦得”铺就了脱贫致富道路。

  “这样的条件,不苦怎么行?”这是岩头村村民的回答。这回答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勤天下无难事”。

  诀二:自

  党委政府是支持修路的,但限于财力,只能支持几包水泥,“愿意吗?”“愿意愿意,我们自己也要修,能够给我们水泥,我们已经非常感谢了!”村民回答。

  把石旮旯地改造成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地”,非常好,党委政府是支持的,但政策是只支持用于爆破的炸药,行不行?“行行行,有一点算一点,能支持多少算多少!”村民表示。

  回望西畴脱贫致富历程、还原战天斗地故事,一个突出感受是当地群众不甘贫困、奋发有为的志气和状态,是充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强劲的内生动力,是不等不靠的品格追求,是大大的一个“自”字:自发自主、自力更生、自我努力。

  木者村就是一个代表。木者村是一个80余户人家的村寨子,岩溶面积占98%,土地面积小、质量差,群众长期解决不了温饱。1990年在明确炸石造地补助费用是40元炸药钱后,全村男女老少上阵,卖鸡卖猪凑钱,历时105天造地366亩,生产条件终于改善。

  在脱贫攻坚中,西畴呈现出令人欣喜的“不等式”:政府投入10万元,群众跟着投工投劳、捐款凑钱,能干出几十万元的事。2012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补助资金1.2亿元,带动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7亿余元,修通农村等外公路2100多公里,实现行政村通公路率达100%。

  兴街镇江龙村是又一个自加压力、自我发展的典型。尽管未被列入小康村建设,但群众自筹资金铺筑进村入户的水泥路,发展富民兴村的产业,种植了远销东南亚国家的柑橘,单此一项目每年收入不低于70万元。群众在村口大大地写上了一行字: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与其等着看,不如自己干。

  诀三:带

  修路。面对日复一日、艰难繁重的工程,党支部书记响亮地说:跟我来。

  发展产业。面对没有资金、一脸茫然的群众,带头人苦口婆心,耐心细致。

  走到一个个脱贫攻坚战场,看到的是基层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带头带领的担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是当地基层党员干部发出的时代强音。

  木者村在开始炸石造地时,群众免不了有些疑虑。是村干部在自家地里放响了第一炮,第一天就垒出了3分多地。乡亲们动心了,家家户户行动起来。

  在高劳动强度的修路中,坝子村村民小组长谢成芬隐瞒了病情,照常参加修路,直到有一天晕倒在修路现场。

  “干部能过河,我们能过江”,群众也给出了响亮回答。

  ■短评:脱贫,关键是激发内生动力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西畴人不屈不甘、勤劳实干,宣示响亮,行动感人。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来说,西畴给出了方法,给出了状态,给出了答案。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时刻,西畴精神更显出了重要的示范意义、引领意义。要按期脱贫、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关键是激发内生动力。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内因与外因关系来说,精准脱贫是“事物发展变化”本身,扶贫政策、经济物质是“外因”,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是内生动力是“内因”。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发展思维观察和解决问题,就要认识到内生动力才是解决脱贫的根本,是好政策、好帮扶这些外因能够起到长期根本作用的关键。

  西畴精神的内涵质朴而深刻,其要旨是不等不靠不懈怠,关键是苦干实干加油干,是内生动力迸发奔涌的生动体现。西畴人不悲观,不气馁,不埋怨,不放弃,勇敢地向大山、向贫困、向恶劣的生存环境宣战,破解了难题,跨越了障碍,闯出了一片生存发展的新天地。

  内生动力正是脱贫攻坚最根本、最稳定、最强大的力量。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叫不醒装睡的人”,从根本上说,没有群众的呼应、认同,脱贫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切帮扶措施都是白搭。没有群众的内生动力,就不能凝聚起脱贫攻坚的伟大力量,更不能凝聚稳定脱贫的长期力量。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李克强访问印尼、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日本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专题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启动仪式在拉萨举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