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因地施策 云南、四川等地极小村落脱贫有道

2018-05-10 07:38:51 人民日报

  因地制宜 持续“造血”

  ■摒弃“等、靠、要”思想,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模式

  “破解极小村落脱贫难问题,必须通过扶贫模式创新,发挥村落本身优势。”郭晓鸣说,要实施更加符合实际特征和贫困人口需求的扶贫政策,助力村落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山高缺水路不通,地少景好人很穷。”3年前,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瓦店乡邱家院子就是如此。邱家院子坐落在海拔667米的天台山上, 22户人家,人均耕地0.9亩,山顶上土地贫瘠,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山坡地基本撂荒。

  2014年,瓦店乡党委政府挖掘出了当地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用两年时间实行“输血式”扶贫。2017年,进一步利用天台山古刹、寨墙、凯江大回湾、桃花渡等历史文化和自然景点,变“输血”为“造血”,走农旅融合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新路子。

  “我们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村民杨国武说道。杨国武是村民眼中的“新乡贤”,大学毕业后在外创业开公司。2016年,他抓住乡党委政府实施农旅融合发展的时机,利用天台山优越的区位优势,成立了中江大回湾旅游专业化合作社,带领乡亲一起致富。

  “对不同类型和发展规律的极小村落,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保护好部分极小传统村落的繁衍生存,集中资源让部分极小村落能够更好地发展。”四川省委农工委新农村处主任科员肖建说。

  事实上,有的极小村落利用自身地理资源优势发展旅游;有的则易地搬迁,迎来了发展生机。四川省九寨沟县羊足山村,过去的老寨子坐落于羊足山顶,海拔2700多米,地高路险。2001年,当地政府以易地搬迁为突破口,把羊足山村从山顶搬迁至若九路旁。

  村民们利用老寨子优良的草场和气温土壤条件,大力发展养殖业。走进新寨子,家家住上了砖木房,户户通水、通电,宽带4G全覆盖,村道全部为水泥路,村寨还建有篮球场、停车场、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室,村民的生活品质提高了,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1 2 共2页

编辑:夏赛赛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李克强访问印尼、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日本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专题

    潮起海之南——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

  • 专题

    这些中国速度,让外国人刮目相看

  • 专题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启动仪式在拉萨举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