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办就“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湖北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部委

新闻办就“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湖北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

2019-06-19 15:31:51 中国网

  国新办就“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湖北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中国网 宗超 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2019年6月19日(星期三)上午10时,请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蒋超良,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晓东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湖北高质量发展”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国新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主持发布会。中国网 宗超 摄

  国新办新闻发言人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来了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蒋超良先生,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晓东先生,请他们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湖北高质量发展”作介绍,并回答大家提问。

  首先,有请蒋超良书记作介绍。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蒋超良。中国网 宗超 摄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蒋超良: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北的发展变化。首先,谨代表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和6100万湖北人民向大家表示欢迎和感谢。

  家住长江边,水润楚天阔。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与长江息息相关。在这里,我就“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湖北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新中国成立70年来荆楚大地、长江两岸的沧桑巨变。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绵延湖北1061公里,孕育滋养了生生不息的长江文明,给荆楚人民带来了灌溉之利、舟楫之便、鱼米之裕。70年来,从荆江分洪工程拉开新中国整治长江千年水患的序幕,到兴建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战胜98洪魔,实现大江安澜、河清海晏;从清江、汉江梯度开发利用,到南水北调一库清水润泽京津;从“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的“穷窝子”“水袋子”,到沃野千里、稻菽飘香的“米粮川”“鱼梁洲”;从“武字头”国企挺起中部工业脊梁,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湖北从长江走来,与共和国同奋进、共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始终牵挂长江。大家还记得有两个镜头,新闻界的朋友对此一定记忆犹新——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雨视察武汉新港;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三峡大坝极目远眺、到长江岸边实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湖北、考察长江,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问诊,对湖北作出“四个着力”“四个切实”和“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等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引领、实践指南和精神动力。

  2018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万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215倍,年均增长8.5%。湖北从一穷二白、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印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恢弘历史,更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生动注脚。

  一、“芯”“光”灿烂,激活创新创造新引擎。我先给大家讲一下武汉光谷的故事。从40年前的一根光纤起步,从中国邮科院的一根光纤,到2001年中国光电子产业基地落户武汉、武汉光谷正式诞生,再到如今汇聚中国信科集团,华为武汉研究院,有5000多人,还有小米,2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武汉光谷作为全国光电子产业基地,仅光线光纤就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光谷的历史进程、发展进程是湖北科技创新的缩影。近年来,我们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653亿,比1996年增长了92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从2013年的12位上升到目前的7位。依托国家存储器、商业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等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湖北现在有国字号的基地4个,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基地、网络安全与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打造了“芯屏端网”联动发展的产业生态。

  二、统筹协调,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农重工轻到三产协调,从城乡分割到融合发展,从一城独大到多极支撑,经济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所迸发的新动能后劲十足,态势更强,基础更稳。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我省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56.7:15.6:27.7,调整为2018年的9.0:43.4:47.6,实现了从“一三二”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二是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落实落地,强化武汉产业之“芯”、区域之“心”,动能之“新”的地位,推动鄂西、江汉平原、鄂东协调发展,武汉市的GDP总量达到1.48万亿元,宜昌、襄阳超过4000亿元,涌现出一批新兴节点城市,全省城镇化率由1952年的10.1%,提高到去年底的60.3%。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粮食产量稳定在500亿斤以上,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突破1.2万亿元。三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初步形成,“祖国立交桥”地位日益显现;以荆江大堤加固、鄂北水资源配置为重点的长江防洪灌溉体系实现了质的飞跃,“水利大省”基础更加牢固。

  三、勇担责任,建设人水和谐的新生态。湖北是长江干流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是三峡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所在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守护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是湖北必须担起的历史责任。为了保护好长江母亲河,我们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双十工程”,持续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缔各类码头1211个,清退岸线150公里,岸滩复绿1.2万余亩,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115家。通过这些工作,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曾经满目疮痍的长江岸线,再现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丽画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新生态正在形成。

  四、敢为人先,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湖北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第一站。习近平总书记2013在湖北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湖北自古就有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首创精神,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成语就出自湖北。在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的各个重要历史节点,也深深烙下了湖北人民奋进的足迹。沙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创全国先河,武汉“两通”起飞打开内陆开放的大门,汉正街写下了“天下第一街”的商业传奇,湖北自贸区打造内陆开放的新标杆。1953年我省进出口总值0.82亿美元,2018年达到528亿美元,增长了643倍。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持续推进以“放管服”为重点的政府改革,认真贯彻外商投资法,打造公平、公正、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党中央部署的100多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省级层面128项改革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湖北自贸区完成了151项改革试验任务;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7条”和“三个100亿”等政策举措,民营经济撑起了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二是实施高水平“引进来”。连续举办华创会、楚商大会、中部地区国际产能合作大会等活动,来鄂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了283家,2018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19.4亿美元,同比增长8.6%。今年上半年情况更好,一会儿省长会介绍这方面情况。

  三是推进高质量“走出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技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工程项目营业额239亿美元、新签合同423亿美元。从建立“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起步,湖北“路桥军团”逐步从内河走向海洋,从中国走向世界,承建和参建了港珠澳大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等一批重大路桥工程,成为湖北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

  五、全心全意,推进民生事业取得新成就。湖北是一个贫困面较大的中部省份,集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山区、民族地区于一体,还有很多群众没有脱贫。我们坚持五级书记抓脱贫,尽锐出战打好脱贫攻坚战,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2014年以来,全省累计减贫490.7万人,年均减贫近百万,贫困发生率由14.4%降至2.4%。我们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我选湖北”计划,促进大学生留鄂就业创业,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今年1-5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8.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2.49%这样一个低位。我们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统筹做好教育、医疗、养老等工作,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万元、1.5万元,分别是1980年的83倍和88倍。

  70年来,荆楚大地发生了深刻变化,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湖北各项工作取得的新成绩、发生的新变化,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四个着力”“四个切实”的嘱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促调惠防保”各项工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坚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三个生态”一起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重行、砥砺奋进,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这些。谢谢。

  胡凯红:

  谢谢蒋超良书记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所代表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注意到,去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考察长江时强调,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请问,湖北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方面有哪些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新举措?

  蒋超良:

  谢谢你的提问。刚才我也作了一些介绍,长江是我们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黄金主轴”,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托。湖北作为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重。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考察长江,在湖北武汉召开了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同时,在听取省委、省政府汇报后,提出了“四个切实”的嘱托,要求湖北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们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习近平总书记讲了,长江病了,病的不轻,治好这个病要用中医整体观,要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辩证施治办法,推动“五大关系”的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我们按照中医的办法做好“三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是生态修复,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第二篇文章是环境保护;第三篇文章是绿色发展。

  第一,固本培元,营血卫气,做好生态修复。以系统性的举措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河湖湿地保护等一批生态重大工程,把全省22.3%的版图面积纳入了生态红线的保护范围,4230条河流、755个湖泊实现河湖长制的全覆盖,长江绿色生态廊道正在形成。

  在长江生态修复将做好三件事:一是全生态链修复,长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山水林田湖草是统一的,对整个生态链进行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抓好长江、汉江、清江的主要流域和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神农架林区、大别山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筑牢安全屏障。二是全方位施策,采取“拆、堵、关、停、限、治、补”等综合措施防治水污染,集中整治不达标断面,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全面防控风险断面。三是全责任制覆盖,推进河湖长制的提档升级,推进河湖划界确权,构建全省统一的水生态环境管理区划体系、建设体系和考核体系,为长江大保护提供最严格的保护标准和政策保障。

  第二,祛风驱寒,刮骨疗毒,抓好环境保护。我们做了三件事:一是壮士断腕破解“化工围江”,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115家。化工围江是整个长江最突出的问题,因为过去在生产力布局、化工布局的时候,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沿江布局的化工企业比较多,船运也比较方便,现在为解决“化工围江”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关改搬转等措施。二是堵疏结合推进“三非”整治,长江岸线的非法码头、非法采砂、非法排污,通过雷霆行动,取缔各类码头1211个,建成运营的砂石集并中心43个,关停封堵或并入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181个,“三非”整治成绩也是历史没有的。三是留白增绿修复岸线生态,近两年腾退了岸线150公里,复绿1.2万亩。我们把长江两岸的非法码头治理以后马上复绿,武汉市现在修成了近百公里的江滩公园,媒体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你们也可以坐船从宜昌下来一直到武汉,看看长江两岸复绿增白的成效。四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2018全省国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6.7%,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湖北是千湖之省,水质的保护特别是国考断面的保护任务非常重,优良比例达到86%,比全国平均高了15个百分点。下一步,我们将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守“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底线,“三非”整治绝对不能反弹,把我们整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通过制度化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

  第三,通经活络,壮筋续骨,推进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筑牢绿色发展底盘,推进集成电路等十大重点产业发展,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工业技改投资超过5000亿元,谋划绿色发展重大项目91个、总投资1.3万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去年全省经济增长还保持在7.8%的合理区间。2015年1月份在重庆召开第一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就给大家划了一条红线,立了一个规矩,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去年总书记在视察湖北、考察长江时指出,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我们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通经活络、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发展、永续发展,打造“芯屏端网”产业生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绿色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下一步,我们继续把绿色转型、绿色发展做好。一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二是淘汰落后产能;三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省级环保督察、岸线管理员制度等长效机制;四是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上坚持从娃娃抓起,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宜昌“生态小公民”的做法,在幼儿园放一个小册子,孩子看了回去告诉爸爸妈妈不要乱扔垃圾,要爱护环境。通过这种方式,让绿色环保理念持久树立起来,自觉形成一种生态保护意识,共同把长江母亲河保护好。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

  今年10月份武汉将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请问该活动现在准备情况如何?谢谢。

  蒋超良:

  谢谢巴基斯坦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10月份,武汉将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这个运动会目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正有序进行,目前,已经累计收到了105个国际军体成员国,10719人正式报名信息,预计参赛人数超过上届。组建完成了38个项目竞赛委员会,启动实施了27个竞赛项目的38个测试赛,计划实现比赛项目和竞赛场馆的全覆盖,摔跤、马拉松、帆船、羽毛球、乒乓球、射击、女子高尔夫、马术、公开水域、游泳等9个项目的测试已经结束。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筹备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着力办好一场“走出军营”的军运会。往届军运会以军方为主、相对封闭,第七届军运会的承办主体从军队变成了军队和地方共同承办,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过去历届军运会都是在军营之内进行,这一次我们把它设在军营之外,向公众近距离展示军人运动员的血性和个性,赛事的影响从军营扩大到社会,扩大到全世界。走出军营来办比赛,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场馆的建设体现了“中国速度”。本届军运会设立27个项目,预计将创下“比赛项目历届数量第一,所有项目第一次在一个城市举办,第一次新建运动员村”等诸多军运会新纪录。过去军运会比赛都在若干个城市,这次就在武汉市一个城市举办。场馆建设任务非常重,运动员村也是集中第一次修建,到今年4月份已经如期完成了所有场馆建设,现在已经测试完毕。国际军体联检查后,竖起大拇指说,你们让我们见到了真正的“中国速度”。

  第三,体现诸多“武汉标准”。往届军运会在场馆建设、器材使用等方面没有统一标准,多是国际军体与承办国军方协商确定。武汉军运会筹备过程中,各个项目的场馆技术标准、竞赛组织条款、竞赛器材清单等都与国际军体各个项目负责人磋商确定,并固化为“武汉标准”。经过与国际军体反复协商,武汉军运会执委会已确定了海军五项、军事五项等六个竞赛项目的标准,签订了备忘录。

  第四,体现了节约办赛和惠民理念。根据赛事设置,湖北确定了35个场馆,目前已经全部建完,其中13个场馆是新建,17个是维修改造,5个是临时设施,赛后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承接国内外的大型赛事。因为不在军营里,基本都在社会,也可以作为军事训练、教学科研、国防教学的基地,对社会全面开放。

  第五,坚持“办赛事”和“建城市”相统一。筹备过程中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221条保障线路,以“五边五化”为重点,全域整治提升城市综合环境,“迎军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广泛开展。武汉将以优美的环境当好东道主、喜迎八方客。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筹备工作做好,确保军运会如期召开,也确保军运会圆满成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我是湖北人,刚才听了蒋书记讲到湖北经济增速挺好,确实很高兴,因为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但是湖北去年经济增速7.8%,今年一季度达到了8.1%,请问湖北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蒋超良:

  这个问题由王晓东省长来回答。

  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晓东。中国网 宗超 摄

  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晓东:

  谢谢这位老乡记者对湖北家乡发展的关心关注。今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讲,中部发展“势头正劲”。我们湖北省经济呈现稳中求进、稳中向好态势,就是有力的佐证。这里我给记者朋友们通报几组数据。

  2018年我省经济增长7.8%,止住了增速连续七年下滑态势。今年一季度,我省经济增长8.1%。1-5月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好于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2.49%。朋友们可以从这些数字看到,我省经济发展“稳”的格局更加巩固,“进”的态势更加向好。在稳中有变、经济下行的复杂情况下,为什么湖北能够交出这么一份比较好的成绩单呢?刚才蒋超良书记讲了,最根本的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体会到,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是我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定海神针”。具体讲,三个方面的举措至关重要:

  第一,坚定不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路径。我们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深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认真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质量品牌建设,这是从根本上增强我省经济质量优势。

  第二,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这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须跨越的第一道关口。省委、省政府把打好三大攻坚战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位置来部署、来推动,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前不久,省委召开全会对深入推进三大攻坚战进行了再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来推进落实。可以这么讲,我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明显进展,精准脱贫取得决定性胜利,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为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志都看到,湖北的发展“颜值”高、“气质”好。

  第三,大力推进“三量并进”。这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存量变革。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和“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我省这几年工业投资增速始终保持15%的力度,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这样就进一步巩固了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二是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增量崛起。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建立了400亿元的产业基金,大力发展以存储器等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为重点,以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产业为牵引,以“芯屏端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新经济这几年发展很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19.8%。三是推进产业融合,推动变量突破。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军民融合,催生新经济、新动能。现在全省的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了6500家,在孵科技企业超过了2万家。这样,我省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大大增强。

  当然,我们清醒看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六稳”部署,保持定力,坚定信心,精准施策,担当作为,确保我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谢谢大家。

  新华社记者:

  最近,老英雄张富清深藏功名、扎根山区的故事打动了亿万人。作为时代楷模的发源地,湖北将如何以“张富清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谢谢。

  蒋超良:

  非常感谢你提出的问题。我上周刚刚到恩施去看望了张富清老人,听了老人家讲的一席话,我深受震撼,也深受感动。当时我对在场的人讲,老人家给我们上了一堂特别深刻、特别生动的党课。

  说实话,如果不是2018年底我省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把张富清的英雄事迹挖掘出来,可能这段英雄往事和他一生的传奇经历会尘封下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的,张富清同志60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现场,我对你张富清同志说,你的军功章很多,有这么多功劳也不跟你家人讲一下,儿子不知道,女儿不知道,老伴也不知道。他说他没有必要讲,他能活下来,而很多战友献出了生命,自己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他活下来的每一天,都要用他的奉献、他的劳动来告慰他的战友,告慰他们的英灵。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后,我们立即组织开展向张富清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学习他胸怀大局、矢志奉献的政治品格,学习他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克己奉公、廉洁无私的敬业精神,学习他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点从三个方面学习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张富清精神”。

  第一,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永葆革命本色。湖北省委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学习英雄张富清、坚守初心担使命”的活动。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全省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永葆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省委最近也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向张富清同志学习的通知》,当前我们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包括退伍军人,都要学习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并与当前的工作结合起来,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污染防治、民生保障的工作中,把学习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

  第二,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张富清同志的事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朴实纯粹,勇担使命的党性修养。他做的每一件事,他在离休前还是建行的县支行副行长。我说张老,我们还是老同事,我在银行工作三十多年,你也是在银行工作。他说他干银行才三年多,我说你比我们干了一辈子银行的精神还可贵。银行工作要有一种精神支撑,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利益服务,我说你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他也很纯粹、很朴实,没有那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也没有官僚主义的东西,就是老百姓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难题就解决什么难题。我们要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持之以恒地把“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好,把“基层减负年”一些要求落到实处。基层的脱贫攻坚、扫黑除恶、高质量发展任务都很重,要把他们的负担减下来,学习张富清同志的纯粹、对党忠诚、甘于奉献的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克服官僚主义。

  第三,发扬务实重行的工作作风。张富清同志就是实干,张富清同志的事迹就是教育全省党员干部不图虚名、不做虚功,把各项工作谋深、抓细、做实,少说多干、埋头苦干,一项任务一项任务抓,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湖北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在湖北像张富清老人这样为了党和国家事业坚守初心、默默奉献的干部群众还有很多,2015年脱贫攻坚以来,有24名干部在扶贫第一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相信,在一批张富清式的好党员、好干部的带领下,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必将实现。

  中阿卫视记者:

  我们了解到,湖北是内陆省份,既不靠海也不靠边。在新时代,湖北是如何打造对外开放高地的?谢谢。

  王晓东: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湖北的确是地处祖国内陆,但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开放条件很好。历史上的湖北是“万里茶道”源头,武汉对外贸易曾经“驾乎津门,直追沪上”,也创下了“货到汉口活”的美誉。

  进入新时代,顺应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我们湖北有信心、有条件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为什么有信心呢?至少我们有“四有”:一是有平台。湖北自贸区、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15个进境商品指定口岸、5个国家开放口岸、5个保税物流中心、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支撑起湖北开放的新格局。二是有载体。去年以来,我省举办了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比如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长会议、中国-北欧经济贸易合作论坛等国际活动,还成功举办了世界500强对话湖北、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等高规格经贸活动。刚才蒋超良书记介绍了,今年还将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华创会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提升湖北在全球的影响力。三是有通道。61条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可直航全球四大洲,建成以后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将成为亚洲第一的货运空港集散中心;武汉新港迈向亿吨级大港;中欧班列(武汉)沿丝绸之路直达欧洲和中亚,这样就形成了湖北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四是有势头。来湖北投资的世界500强有280家,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49亿美元,出入境人数298万人次,在中部是第一位的。

  下一步,湖北将围绕全方位开放,着力打造三个高地:一是打造互联互通高地。我们将抢抓国家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机遇,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着力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互联互通网络。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抓好中欧班列(武汉)、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构筑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二是打造开放创新高地。紧紧围绕建设湖北自贸区“两区”特色功能定位,打好“放管服”、投资、贸易、金融、科技、人才、产业“组合拳”,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努力把自贸区“试验田”变成高质量发展的“高产田”。三是打造营商环境高地。近年来,我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硬功夫,出台了营商环境“25条”、降成本“31条”等措施,连续三年累计为企业降成本3300亿元。下一步,我省将对标国际和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努力在宽准入、减审批、降成本、提效率、增便利上下硬功夫,全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积极抢搭国家全方位开放快车,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海,跑出湖北开放“加速度”,把湖北打造成内陆开放新高地,谢谢大家。

  光明日报记者:

  湖北的高校多,科研院所多,创新资源丰富。请问,湖北是如何推动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的?谢谢。

  王晓东: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把科教优势发挥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殷殷嘱托。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重点做到“三个坚持”:

  第一,坚持“两轮”推动,即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一是强化科技创新供给。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聚焦聚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大力优化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布局,着力推动前沿引领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的重大突破。记者朋友都知道,“深海一号”下水、鲲龙AG600水上首飞等,这些国之重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都有湖北的科技元素。光纤通信、北斗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北省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强化创新制度供给。近年来,湖北相继出台了“科技十条”“科技创新20条”等系列政策,含金量很高。武汉东湖高新区已聚集60多家互联网领军企业“第二总部”和2000多家“互联网+”企业,吸引这些企业聚集靠的不是土地、税收的优惠,而是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省财政筹集100亿元支持科技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园区建设,筹集100亿元支持高校“双一流”和科研院所建设。

  第二,坚持充分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坚持发挥科技平台引领作用。把重大平台建设得更好,不断增强相关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二是坚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把企业作为创新的“台柱子”,大力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湖北现在有6590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芯屏端网”相关企业近40家,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三是坚持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作用。湖北的高校科研院所多到什么程度?有128所高校,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00多家科研机构,150多万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这是湖北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富矿,也是发展最大的本钱。我们着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湖北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聚焦重大产业创新。2018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200亿元,是2011年100亿元的12倍。

  第三,坚持大力培养“三大家”。一是大力引进科学家。重点引进一批科技研发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创新团队。二是大力培养企业家。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留在湖北就业创业,每年毕业生大体上是40万人,现在有70%留下,比例还在逐渐提高。三是大力支持投资家。科技与金融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我们设立首期500亿元的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以及总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的就在于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上来。谢谢大家。

  人民日报记者:

  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请问,湖北将怎样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蒋超良:

  谢谢你的提问。上个月21号,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了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回顾,对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重要要求,给中部六省出了“三道考题”:中部地区发展势头能不能持续下去?能不能在先进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有更大突破?能不能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这是湖北必须以实干、实绩和实效来回答的考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八条重要要求,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做出应有贡献。

  第一,力争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有新作为。湖北是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门类齐全。大家都知道,从张之洞开始,湖北就是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汉冶萍、汉阳造,包括京汉铁路,还有江岸车辆厂,这些都有上百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一五”时期,武钢、武重、武锅、武船等一些“武”字头的大企业布局武汉,奠定了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我们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结构高级化、产业高端化、生产高效化为导向,加快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先进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有更大突破。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老企业做好供给侧改革的加减法,以无效供给的去除,为高效供给腾出空间。另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打造“芯屏端网”联动发展的产业生态,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

  第二,力争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有新突破。刚才王晓东省长已经就打造对外开放高地,谈了一些想法。湖北有敢为人先的基因,也是开放较早的地方。汉口开埠通商,打开商贸国际大门。武汉柴油机厂,第一个聘请德国人当厂长。所以湖北有这样一种精神积淀。湖北自贸区平台也很好,产业链布局也在进一步优化,我们还要加快补齐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制造业等方面的短板。湖北有较为扎实的工业基础,有人才优势,有敢为人先的基因。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湖北人民,一定能够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第三,力争在打造强大中部市场上有新担当。湖北是“九省通衢”的立体交通走廊,拥有长江“黄金水道”,正在建设“祖国立交桥”,京广线、沪昆线等很多交通大动脉都经过湖北,所以我们要把“黄金水道”、铁路高速等基础设施都建好。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落实好《外商投资法》,重点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落实党中央“六稳”工作部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回答总书记出的三个考题。谢谢。

  胡凯红: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提问。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

  我们知道,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请您介绍一下湖北是如何切实改善民生,如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谢谢。

  蒋超良:

  请王晓东省长来回答这个问题。

  王晓东: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湖北,都对做好民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始终牢记嘱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上坚持“三做”:

  第一,当大事做。民生连民心,民生无小事。既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这方面刚才蒋超良书记作了全面介绍,不再重复。

  第二,往实处做。紧盯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着重在幼、学、劳、病、老、住、弱“七个有所”上用心用情用力,不断提升民生“温度”,擦亮民生“底色”。目前,已经全面实施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解决了35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三年棚户区改造攻坚任务。大家非常关心的“厕所革命”,我们正在稳步推进,现在已经新建改建农户无害化厕所176万户,各类公厕两万多座。这几年,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实现了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甚至更高,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5%左右的低位,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人民群众对我们交出的民生答卷评分越来越高。

  第三,尽全力做。在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收支压力双增的情况下,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财政资金的75%以上用于民生支出。今年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尽管对财政收入有较大影响,但无论困难多大,我们都坚决落实,以政府过紧日子确保政策执行到位,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谢谢大家。

  胡凯红:

  最后,请蒋超良书记再讲几句。

  蒋超良:

  首先,非常感谢中宣部、国新办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向大家介绍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第二,谢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的光临。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湖北的关心、关注、支持和理解。也欢迎各位媒体界朋友到湖北走一走、看一看。再次谢谢大家。

  胡凯红: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蒋书记,谢谢王省长,谢谢各位。

编辑:刘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

  • 专题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工人日报e网评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