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2014地方两会-正文
北京国企计划兴办养老机构缓解养老难
//www.workercn.cn2014-01-17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人口老龄化,养老机构缺乏,北京这座特大型城市对于“养老难”有着切肤的痛感,但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京城大国企的企业家委员带来好消息:京城国企在产业升级改造后闲置下来的自有土地,其中有一部分将用于建设养老机构。

  三元桥营收情况不太好的远方饭店,今年将变身康复型养老院;朝阳新城一片建筑规模达到4万平方米的大地块,年内也将破土开建养老院;昌平和大兴也将有依山傍水的养老机构出现……这意味着,今年起,将有一批“国企版”的养老机构陆续亮相京城,缓解市民养老困难。

  闲置土地派上新用场

  年内,金隅将在朝阳新城动工建设一座养老院,建筑规模约4万平方米。而这,仅是金隅在养老产业上迈出的第一步,一个多月前,金隅在其房产公司名下成立了养老产业公司,初步规划在朝阳、昌平和大兴等地建设养老院。

  据统计,2012年本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接近286.8万,占总人口的13.9%,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超过400万。不相称的是,目前,本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仅400多家。养老产业供需不对等,根源在于福利性质的养老院拿地太难。

  京城国企此番进军养老产业,恰恰在于它们的土地优势。据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卫平委员介绍,金隅在产业升级改造过程中关停的工厂,加上不成规模的“边角地”,在全国闲置下来的自有土地约有一万亩。“拿出十分之一来建养老院,规模也是很可观的。”蒋卫平说,国企自有土地从工业用地转换为养老用地,在政策上受扶持,不用上市“招拍挂”,只需要协议转让就可,不存在掏大价钱拿地的困难。于是,既能满足百姓需求又能享受一定政策优惠的养老产业,也是国企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选择。

  国企为居家养老做配套

  “国企做养老,目前来说大家还都处在入行阶段。”和北京金隅一样,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也有自己的养老战略。北控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华委员介绍说,在2010年全资成立了老年事业投资公司之后,北控首批规划建设四家养老机构。其中,曾经的远方饭店将建成标准较高的康复型养老院,目前已装修完毕;石景山区京原路的养老院也基本建成;规划中,北控还将在王四营定向安置房片区建成一座3万多平方米的养老机构,在北四环外大屯,还将在曾经的输配厂用地上建一座养老基站。

  张文华说,这座养老基站算是新尝试,它将集中培训一批护理人员,可随时派到附近家庭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同时,基站食堂还可为附近老人送营养餐上门。此外,这座基站还设有活动中心,老人可来活动中心参与集体活动,儿女白天可将老人送到中心来,晚上再接回去,“有点托老所的意思”。

  中国的养老产业才刚刚起步。“现在很多老人可能不习惯去养老院,但我们这代人或许会觉得进养老院再正常不过。”张文华透露,虽然北控目前并没有把所有的自有土地都投注到养老产业中去,但已经谋划着自己的长远战略,比如建设连锁养老院。

  民办养老机构也将受扶持

  “国务院关于养老产业的规划出来以后,我们也在研究土地方面的支持政策。”国有企业有闲置自有土地做后盾,发力养老产业起步高,民营企业办养老机构,却没有这样的条件。对此,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廖永林委员说,目前一些公办养老院能享受的政策支持,民营养老院享受不到,还有改进的地方。他透露,只要是符合城市规划且确实是从事养老事业的民办养老机构,未来在用地方面也可能享受到政策扶持。

  “养老需求大,但还是得服从城市规划。”廖永林说,因为养老的需求是分散布局的,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不存在一下子划拨几千亩土地来做养老的情况。他表示,开办一个养老机构,要和民政、国土等多个部门打交道,是个复杂工程,需要仔细筹划。
  (本报记者 王国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