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平凡岗位铸就精彩人生——记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杨建华
//www.workercn.cn2014-01-10来源: 辽宁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在厂事与家事的天平上,杨建华总是把砝码放到厂事一边。正当生产攻坚进入关键时刻,他的孩子突发头痛病,连续几天呕吐不止,偏巧又赶上岳母住院,妻子前去护理。看着孩子的痛苦神色和企盼慰藉的目光,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孩子快点好起来。那些天,他一大早就把脸盆摆在孩子的床下,又将药品和水杯放到床头,强装笑脸安慰孩子几句,便直奔工作岗位。

  杨建华就是这样的人:爱岗位,爱得专注,他的考勤表39年如一日,签上的唯有全勤和加班的字迹;他的任务单累积起来成千上万份,盖下的皆是“优质”的印章。

  杨建华干出了模样,企业决定提拔他当车间主任,这是他脱离艰苦体力劳动的最好机会,但他却一口谢绝了,“我只有在一线工作,才能感受到最大的乐趣,这里才是我的舞台!”

  而面对外面企业“高薪聘请”的诱惑,杨建华的回绝则非常干脆:我哪都不去,给多少钱也不去!我要把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化为加倍工作的动力,要把组织培养得来的本事全部回报给企业。

  一份沉重如山的责任———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蓝领专家”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建华始终铭记党的宗旨,他不仅自己发展,而且带动周围人发展。

  “企业这么快速的发展,产量这么高,光靠我一个人怎么能行,我一个杨建华就是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必须依靠优秀的团队,我是共产党员,要用自己的行动带出一群人。只有成千上万个‘杨建华’组织起来才会更有力量。”因此,他立下了三个规矩:任务难,抢在前,攻关作表率;生产急,走在前,带领员工干;技术严,好在前,示范当标杆。

  传、帮、带被杨建华看成是一份沉重如山的责任。他通过举办铆工培训班、现场示范、典型产品讲解等办法把自己几十年积累和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工人。他的徒弟中许多人成为高级技师、企业技术骨干。沈鼓的铆工也成为沈阳最强的团队。

  “现在进厂的新工人,两年时间的学习,就能完全掌握这套工艺为国家作贡献”,对此,杨建华无比自豪。现在在沈鼓,“一四拼装法”已经成为规范性操作规程,并进入大型化、高等级阶段,能制造出世界最高水平的百万吨级压缩机机壳,年产量从过去一年十几台到现在的200多台,提高效率数十倍。

  “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刚拜师的时候,我一直担心师傅不会掏心窝子教咱,结果呢,师傅对咱们就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毫无保留。”杨建华的徒弟刘振邦说。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桩”,杨建华经常这样思考:如果每个工人都把自己的绝活绝技总结好,推广出去,成为社会共享资源,那将会形成巨大的技术合力,对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就大了……

  为了让更多的工友将掌握的技能及时总结成理论,厂里奖励给杨建华的一台电脑派上了用场。他用业余时间帮助工友总结岗位技能、写技术论文。外厂有的工人晋职称,也慕名找杨建华帮助修改论文、出思路,对此,他总是乐此不疲。

  2003年,由杨建华领衔,组建了由140多名技能高手组成的沈鼓“劳模技师协会”,集思广益,共同破解工艺技术难题。依靠着“劳模技师协会”的带头作用,几年来沈鼓涌现出了近百名青年技术骨干。仅两年的时间,“劳模技师协会”攻克的技术难关近400项,完成技术改进近300项,发布的革新成果14项。

  盛世铸豪情,浩歌向未来。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洪流中,年已55岁的杨建华还像年轻人一样,跃跃欲试,谋划着如何应对沈鼓建设世界级企业的新挑战,继续向世界技术高峰攀登……(记者 唐成选)

  (原文发表于2008年7月2日)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