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新闻

图片

“湿地医生”把脉“长江之肾”

2018-12-20 15:19:52  来源:新华网

  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科研人员张娉杨(左)在洞庭湖湿地的综合观测场打桩设置实验样方边界,用于对照不同条件下植被生长情况(10月24日摄)。

  在广袤的洞庭湖区深处,有一群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扎根洞庭湿地近十年,为保持洞庭湖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把脉诊疗”,被誉为“湿地医生”。 洞庭湖被称为“长江之肾”,也是候鸟、麋鹿、江豚等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由于污染形态复杂多样、长江流域江湖关系发生改变等原因,洞庭湖生态环境曾一度恶化,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为了给洞庭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科研技术支持,从2009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在洞庭湖区建立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全方位为洞庭湖“把脉诊疗”。研究站还在湿地搭建起生境修复工程示范区域,为当地开展洞庭湖生态治理提供理论指导的同时,更搭建了具有推广价值的修复技术模式。

  随着近年来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实施和“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洞庭湿地生态环境得以逐渐改善。生态系统的修复换来了野生物种的回归,在2018年1月份进行的环洞庭湖越冬水鸟同步调查中,调查人员监测到越冬水鸟226352只,同比2017年增加了23%。

  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17页

编辑:徐林

高清图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