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四川省内江市总工会加强维权能力建设
//www.workercn.cn2014-01-09 14:50:37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近年来,内江市各级工会始终坚持把维护职工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核心,按照“夯实一个基础、健全两项制度、实施三大工程”的思路,切实加强工会维权能力建设。

    一是夯实一个基础。以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 “三分类三升级”和“双亮”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培塑?提升?转化”工程,从健全组织网络、明晰职能职责、配强工会干部、加强经费保障、加强指导服务、强化示范引领等方面加强乡镇(街道)、社区工会和县以下行业工会联合会规范化建设,不断夯实组织基础。企业法人单位工会组建率93.18%,职工入会率95.1%. 选树 9个联合工会、工会联合会、村(社区)工会作为省总工会规范化建设联系点,市总工会命名市级示范乡镇(街道)工会、社区工会各20个。 “三分类三升级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创新成果二等奖,东兴区椑木镇工会被评为“全国百家示范乡镇(街道)工会”。

    二是健全两项制度。不断深化维护职工经济利益的工资集体协商等级评价制度。突出加强标准化建设和质量提升,牵头制定《内江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体系标准》,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地方标准,获省质监局批准。按照“A级着力创示范、B级注重抓提升、C级奋力求转化”的工作思路,“三级联动递进”深化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等级评价工作,促进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扩面提质,促进了职工工资合理增长。2013年全市6023户建会企业参加工资集体协商,25人以上建会企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覆盖率96.5%,区域(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覆盖小微企业92.8%,惠及职工28.8万人。不断深化保障职工政治权益的民主管理制度。突出抓好职权、程序、决议的落实,以健全职代会和厂务公开为制度重点,促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机衔接,加快非公企业推行民主管理的工作步伐。已建职代会和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达95%以上,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制率达91%。

    三是实施三大工程。着力实施经济技术创新“三个三”工程。突出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行业性、群众性和实效性,激发各条战线科技人员、一线职工和管理干部的创新热情,提升职工的技术技能和服务水平以及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在职工队伍中的比例,促进企事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参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三个三”工程面达88%,参与职工达19万人次,节约创造经济价值7000万元,开展“三个十佳”评选活动,评选的十佳创新示范岗、创新能手、创新成果示范带动作用凸显。开展“五十百”梯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共涉及10个行业、25个工种(岗位),2万余人参赛,562名职工获得技术等级提升,带动职工近10万人次参与。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8个,6个单位和2名个人荣获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工人先锋号,劳模示范作用切实发挥。着力实施送温暖工程。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转型升级为职工服务中心,完成市惠民帮扶中心服务大厅装修工程并投入使用,乡镇惠民帮扶站基本实现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工会帮扶站建设达72.7%,建成惠民门诊、惠民药房、惠民超市66个。全市工会争取上级补助和筹措资金1091万元。帮助2938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实施生活补助和医疗救助8080人,资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学1619人,工会“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四季送”活动惠及职工9万余人。三是着力实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创争”活动为载体,建立健全职工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搭建职工终身学习平台,推动企业逐步形成培训、考核、使用、分配相衔接的职工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广大职工知识化进程。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开展“凝心聚力跟党走、建功立业绘蓝图”主题演讲比赛,企业精神、企业之歌征集,庆“国庆”职工广播体操比赛和职工艺术团送文化进工业园区活动,组织1000余名企业职工参加市第四届运动会。巩固发挥48个全国、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作用,新建全国、市级示范点11个。

    (姚宗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