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e网评]我们需要那么多真人秀吗?-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评论

[工人日报e网评]我们需要那么多真人秀吗?

2019-12-06 13:58:48 中工网
  我们需要那么多真人秀吗?
  文/龚先生

  C7D06503A7687AD4B2384FBBD9DF46C2.png

  台湾艺人高以翔的猝死,将狂飙突进的综艺真人秀节目,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最新消息,浙江卫视于12月5日宣布,永久停播涉事节目《追我吧》。

  说心里话,龚先生早就盼着该节目永久停播、彻底下架,浙江卫视的决定太晚了。出了这样痛心的事,相信到现在还惦记着节目的观众没几个,带血的收视率不要也罢。

  高以翔走了,行业内外的反思在继续。

  明星够用吗?观众看得过来吗?

  央视、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提醒社会关注艺人的安全。艺人们表达着对于艺人群体高负荷工作的忧思。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员工作委员会呼吁,演艺界同仁要加强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珍爱生命,拒绝过度疲劳工作。

  在这些反思和提醒之外,龚先生想追问: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真人秀吗?

  5f2789cb1aff4510aefab787c94d3262.jpeg

  明星陈伟霆吐槽“录《追我吧》的时候感觉太难了”

  现在的真人秀可谓五花八门、遍地开花。举凡相亲、恋爱、文化、旅游、经营、竞速、音乐甚至做菜、带娃,都能拍成真人秀。明星秀完素人秀,电视秀罢网络秀。

  真人秀如此汹涌澎湃,甚至让人怀疑:明星够用吗?观众看得过来吗?

  想来制作单位认为,真人秀还是受观众欢迎的,广告商大抵也这么认为,否则他们不会投那么多钱。但事实上,面对大同小异的各色综艺,观众反应平淡,真人秀的好日子似乎到头了。

  据CSM媒介研究季播真人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季播真人秀共播出203档,首播收视率超过1%的季播节目只有16档,收视率超过2%的节目仅有一档,这还得拜托综N代节目勉强支撑。而那些做完一季就无声无息的真人秀,更是不计其数。这和当年《超级女声》收视率动辄过10%的综艺黄金时代相比,不啻为云泥之别。

  只有秀,没有真,观众凭什么买账?

  真人秀节目当年在中国大受欢迎,是因为它足够“真”,足够新鲜刺激,而且还能传递积极的信号和能量。比如,《超级女声》让平凡人看到了冲破阶层固化、成就卓越的可能性。但后来类似节目蜂拥而上,连学员都不够用了,有些学员在多个节目来回串场,观众自然就没啥新鲜感了。

  从起源看,电视真人秀是一种无脚本、非表演的节目形式,节目的走向和情节是靠任务、规则引导出来的,而不是照本表演。对于看惯了电影和电视剧的观众来说,这是另一种刺激和体验。

  但如果真人秀背离了这一核心要素,只有秀,没有真,甚至连秀都有脚本,观众凭什么买账?

  QQ截图20191206125653.png

  《追我吧》节目录制搭建的大型户外装置

  如今中国的真人秀,总体上越来越不真,越来越追求噱头、刺激、冲突。

  在《奇葩说》里,做了二十多年综艺节目的沈玉琳透露,“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真人秀,别傻了,孩子。只要有摄影机的介入,就不会是原来的我了。”他还打了个比方,说经常遇到女艺人说今天我怎么会这么累,昨天喝酒喝到吐,可是一有机器来拍她,问她,你最近的生活怎么样,艺人马上会说,我最近在喝养生茶。

  或许因为真人秀节目竞争激烈,大家挖空心思博出位、编故事、制造冲突、制造话题,甚至琢磨如何虐星,观众才看得更高兴。可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套路。观众看完哈哈一乐,然后就什么都没了。

  真人秀,请慢些走

  可叹的是,这一次虐星,竟至酿出悲剧。如此“娱乐至死”,每个人都不愿看到。

  如果真人秀节目只是让人哈哈一笑,那它的生命力一定非常脆弱。真人秀也要传递阳光向上的人生态度。比如《奇遇人生》《仅三天可见》等慢综艺,就是让观众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才引起了广泛共鸣。

  永远给人感觉“没正经”的艺人大张伟,曾经痛彻地说,“我觉得这个会毁了中国所有艺人,他们都没有在做自己发光发热的事儿,所有人的才华都是在做真人秀。”“我不明白一个唱歌的,你们为什么要去关心他会不会做饭、有没有CP、儿子可不可爱,这跟他的业务有关系吗?”

  有人说大张伟有点得便宜卖乖,因为他既是歌手,也是综艺达人。但道理是对的,艺人应有自己的本分——唱歌的把歌唱好,演戏的把演好戏,比上不上真人秀,要重要得多。

  真人秀可以有,但不必大干快上。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真人秀,请慢些走!

编辑:韩京华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聚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 专题

    2019年全国“宪法宣传周”

  • 专题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