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高铁看中国】加装城市发展“新引擎”-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坐着高铁看中国】加装城市发展“新引擎”

2020-10-04 10:52:45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合肥10月4日消息(记者孙鲁晋 王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路网纵横、四通八达;人便其行、物畅其流;高铁的开通不但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为城市的发展加装“新引擎”。

  安徽地处华东地区,横跨江淮南北,省会城市合肥近年来成为高铁枢纽。昔日交通短板转化成了如今的区位优势,不断织密的高铁网络,让合肥成为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集聚区,不断激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动能。中国之声特别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10月4日推出:《加装城市发展“新引擎”》。

  高铁,给合肥带来了什么?500公里,2个小时的“贴地飞行”,这是合肥乘坐高铁往返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的最快时间。

  国庆长假前,家住上海的冉鸿飞买了张高铁票,从合肥南站出发,前往位于江苏的老家。

  冉鸿飞:因为要过节,给老人带点茶叶,准备了一点茶叶,这个是安徽的岳西翠芽。

  记者:这是去哪?

  冉鸿飞:去江苏如皋,不回上海,但这个车其实也是到上海的。

  在上海打拼多年,冉鸿飞说,没想到有一天会跟随产业的转移,从上海来到合肥。2017年,作为合肥打造新型显示全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视涯科技从上海签约落户合肥,建设全球最大的硅基OLED生产工厂。随着厂区的建成,冉鸿飞被挖到了合肥,做起了生产制造总监。“2018年9月25日,那个时候厂房刚刚建好,把行李收拾好,9月25日那天,第一次坐上到合肥的高铁,就来报到了。”冉鸿飞说。

  冉鸿飞说,企业当初之所以将厂房建在合肥,高铁带来的便捷交通,是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多个意向地点进行了详细了解和对比,才发现合肥它由原来一个交通并不是特别发达的城市,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高铁密集交汇的地方,它的交通比我们想象的要便利得多。江苏、上海周边的人到合肥,车程也就两到三个小时。”

  事实上,曾经在“四纵四横”高铁网当中,合肥仅有一条沪汉蓉快速铁路过境,成为我国当时高铁线路较少的省会城市之一。而在如今“八纵八横”的高铁网时代,合肥也相继规划融入“沿江高铁”“京九高铁”“合青高铁”等高铁经济大动脉。

  高铁鸣笛的声音首次在合肥上空响起,合宁高速铁路开通,为合肥补上了关键的“交通短板”,合肥被揽入长三角怀抱,米字型高铁网逐步形成。合肥站副站长许晓明说,高铁网正全力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铁路投资拉动作用。他介绍:“合肥拥有的高铁密度和里程数,双双位居华东地区首位。2014年合肥高铁南站建成时,每天只开行高铁列车8趟,日均发送4000人左右;到了2019年,合肥南站平均每天发送旅客7.52万人,每天开行高铁列车达到360多趟。”

  搭上“高铁时代”的快车后,身处高水平的“朋友圈”,合肥形成了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成本洼地”,以现代大流通畅通国内大循环,加速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合肥新站高新区经贸发展局副局长范宏说,长三角等地丰富的资源开始在合肥聚集、发展:“高铁拉近了市场之间的距离,为合肥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市场。我们整个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围绕着液晶、OLED形成了非常全面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我们的整个显示产业,争取到2022年突破2000亿元这样一个产值规模。”

  2020年,蔚来中国总部、大众新能源汽车相继落户合肥,合肥极有可能收获下一个千亿级的产业。

  长三角密集的高铁网络,有效打通区域内部交通壁垒,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几乎每月,方朝灵都要乘坐高铁在合肥与上海之间往返,他是蔚来汽车合肥先进制造中心制造工艺部的负责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像方朝灵一样,在合肥与其他城市间书写着“双城记”。

  “我们同事里头其实很多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我身边也有很多同事、小伙伴,像我这样在上海跟合肥或者在别的城市和合肥之间来来回回的,其实都是选择高铁这样一种交通方式。我们可能原来已经在某一个地方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了,能不能在城际之间比较方便地来回,是大家考虑工作和生活、家庭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方朝灵说。

  在高铁的串联下,从安徽合肥到上海张江,长三角一西一东,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加紧建设,遥相呼应。今年长三角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速。合肥市发改委合作交流办主任牛倚林介绍说,合肥正在瞄准长三角产业链延链补链,围绕新一代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新技术,与长三角企业协同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肥与长三角之间的交流,从没像今天这样通畅。

  牛倚林说:“聚力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4个产业成为千亿级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企业超1000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381家,全产业链产值超2100亿元。”

编辑:王妍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专题

  • 专题

    聚焦2020年“十一”黄金周

  • 专题

    坐着高铁看中国

  • 专题

    回眸“十三五”

  • 专题

    2020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 专题

    厉行节约 制止餐饮浪费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