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合力守护绿水青山(图)

2019-09-19 05:57:59 人民日报

  上海徐汇区田林十二村垃圾投放准确率高

  垃圾分类 积极参与

  本报记者 田 泓

  每月28日,是上海市徐汇区田林十二村垃圾分类志愿者开总结会的日子。刚开完8月总结会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赵国庆说:“小区开展垃圾分类17个月,居民垃圾投放的准确率达到95%,大家有信心把这件事情做下去。”

  然而,2018年3月被确定为全区垃圾分类试点时,居委干部和志愿者心里直打鼓——小区2078户人家,要求大家改变习惯,定时定点扔垃圾,肯定会有不少问题。

  依托新建的智慧社区平台,社区将门禁卡实名系统和垃圾房“绑定”,居民刷卡投放垃圾,管理平台自动登记刷卡人员、开门时间、刷卡次数和绿色账户积分。“扔对无人来找,扔错随时追溯”,这大大减轻了监管压力。

  先进技术不能取代面对面的交流。有人抱怨,扔完垃圾手弄脏了,还要赶着去吃早饭;下雨天又要撑伞,又要刷垃圾箱门,忙不过来。于是,居委决定给每个垃圾箱房加装感应式洗手池、雨篷。垃圾箱房上还配了液晶屏,实时显示各类垃圾的分出量,让居民直观感受垃圾分类的成果。

  不便、不满减少了,垃圾分类的参与度明显提升。异味减少,小区环境变美。老赵感慨地说:“正能量激发了,工作就好做了。”

  感 言

  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却是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主体,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点多面广,困难较多。然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垃圾分类是必须破解的难题;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

  田林十二村垃圾分类见实效,关键在于以精准服务凝聚起了居民参与的热情,正所谓“人心聚起来,垃圾分出来”。

  上海在垃圾分类方面的探索实践,为解决环境保护领域的难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治理污染、保护环境,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气、创新工作的智慧、热情服务的意识。

  

  宁夏隆德县冯碑村七成农户完成改厕

  厕所改造 环境改善

  本报记者 禹丽敏

  说起旱厕,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凤岭乡冯碑村村民陈晓娟有一肚子苦水。“很想建个跟城里一样的卫生间,既方便干净,还能洗澡。”陈晓娟说。以往面对改厕不小的开销,她只好无奈地叹气。

  2018年,好消息传来,隆德县按照自治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方案的部署,把加快农村水冲式厕所改造作为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并确定四种改厕模式,最大限度满足农户不同需求。

  今年年初,得知村里要着手厕所改造,政府还有几千元的补贴,陈晓娟第一个报了名。没过多久,整洁明亮的洗手间给了她大大的惊喜——白色的瓷砖地板,崭新的马桶。陈晓娟乐得合不拢嘴:“有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盼了这么多年的事,终于解决了,臭味没了,家里卫生也好多了。”据当地干部介绍,冯碑村已有329户村民完成改厕,占到总户数的71%。

  隆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梁龙祥告诉记者,为确保改得好、无污染、用得好,县里制定了项目村改厕细化方案。比如,考虑到当地海拔较高、冬季寒冷,当地政府给每家建成的厕所配备一个电暖设备,防止冬天进水管冻住、冻裂。

  感 言

  农村“厕所革命”虽是乡村振兴的小切口,却能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

  隆德坐落在六盘山下,今年4月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这里世代耕作的农民共享新时代发展红利,体现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巨变,也体现在改厕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上的变化。

  “厕所革命”是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切实行动,折射着乡村治理的人文关怀。改厕改出的不仅有良好的人居环境,更有广大农民的文明新生活。从细微处入手,着力提升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小小厕所,大有文章。

  版式设计:张丹峰

1 2 共2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六周年

  • 专题

    聚焦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 专题

    2019网络媒体山西行

  • 专题

    心连心 爱香港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