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图)

2019-08-21 06:20:34 人民日报

  图①:身着民族服饰的天津师范大学学生。

  谷 岳摄

  图②:天津市和平区红十字会医养结合医务室里,医生为老年人看病。

  付 昱摄

  图③:天津市河北区育婴里第二小学的学生学习传统剪纸艺术。

  刘耀辉摄

  图④: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一角。

  人民视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天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天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976元和23065元,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位居前列,分别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10倍和150倍,年均分别增长12.5%、13.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天津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2018年,全市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超过75%,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2013至2018年,全市新增就业293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5%和9.3%,社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5年,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1.69岁。

  天津大力实施市区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计划,今年将全面完成147万平方米改造任务;着力提升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全市16个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今明两年将新增幼儿园学位10.8万个;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群众看病越来越方便;2018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5.8%,创监测以来最好水平。

  

  养老护理上档次

  本报记者 朱 虹

  酷暑中的天津康宁津园养老院,由于靠近团泊湖,比其它地方清凉。“90后”的天津职业大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黎露露一大早就赶到养老院,她在这里已经工作了6个年头。

  2010年,天津职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设了新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黎露露是这个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学生入校时就与学校、天津市福老基金会签订了三方协议,上学期间接受天津市福老基金会资助,毕业后至少在市养老机构工作两年。”天津职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健石介绍说。

  “在校知识没少学,营养膳食、康复训练、老年社工、心理学等,但那都是理论。真正理解自己的专业,立志扎根这一行,还是从养老院的实践课开始的。”黎露露说。2012年,黎露露和同学们跟着老师第一次走进养老院。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她打心眼里觉得自己学的专业很有意义。

  来到养老院上班,黎露露一开始做的是文字性工作。半年后,她主动申请调换岗位,到难度最大的半自理老人护理部。“他们更需要照顾,我的专业知识更能得到发挥。”

  黎露露照顾的第一位老人有80多岁,体重近200斤,她要给老人翻身、清洗、喂饭、喂药、泡脚……面对患有不同的疾病的老人,黎露露总能用“哄骗”的办法,让他们开心。“我们的专业面对的是人,人是有感情的,这项工作需要爱。”黎露露说。

  天津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在25所高职院校中,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有3所。天津职业大学在全市第一个设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养老机构工作,两年后仍留在养老行业的比率达到80%。

  

  群众看病更方便

  朱 虹 陶 建

  走进天津河西区陈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门,就看见一个独特的“玻璃小屋”。小屋门口有一台自助报到机,只要刷一下医保卡或者身份证就能完成报到;进入“玻璃小屋”,患者还能做免费的基本检查,如量血压、测血糖、身高、体重等。“居民在候诊的时候,就可以做这些基本检查,数据会直接传输到医生工作站和公共卫生平台,方便家庭医生进行健康咨询,指导患者用药,也强化了诊前服务。”中心主任张荣慧说。

  上午10点,这里挂号、收费、取药窗口和诊室前虽然都排起了队,却非常安静有序。“每次来医院前,我都会和签约的家庭医生约定时间。”69岁的季巍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有40年,以前得倒两趟公交车、花一个多小时去大医院开药。

  2017年天津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后,陈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了18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每个团队由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等各类医护人员组成,覆盖周边6.3万居民,季大爷马上签订了家庭医生协议。

  针对季大爷的病情,家庭医生祁洁专门填写了临床用药登记表,由药房采购。“我只要提前和医生约定时间来拿药就行了,有什么情况也能电话沟通,特别方便。现在我的病情也很稳定,走路、说话也都好多了。”季大爷说。

  今年69岁的何丽娟,2015年被确诊患了糖尿病,血糖起起伏伏,心情也不好。签约后,家庭医生帮她调整了用药和生活习惯,鼓励她坚持运动,健康饮食。“除了定期去医院拿药,我觉得自己就是健康人。”何丽娟说。

  “我们采用团队管理的方式,每个团队覆盖一个片区的居民,为签约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有慢性病的患者做好随访,同时做好体检。”张荣慧说,“现在每天的门诊量能达到800—1500人次,比签约家庭医生前有了很大的增长。”

1 2 共2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聚焦第二个“中国医师节”

  • 专题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2019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走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