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在搬迁中告别贫困-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宁夏:在搬迁中告别贫困

2019-08-14 02:23:23 中工网--《工人日报》

迁得出、稳得住、管得好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宁夏:在搬迁中告别贫困

 

  西海固,素以“苦瘠甲天下”闻名。

  这里地处宁夏中南部地区,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十年九旱,山大沟深,土地瘠薄,资源匮乏,灾害频发,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解决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为求改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实施了艰苦卓绝的移民搬迁工程。从最初改变贫困面貌、基本解决温饱的初级阶段到现在全面走向脱贫致富、共同奔小康的崭新阶段,30多年里,当地百姓在搬迁中彻底告别了世代相随的贫困,过上了祖祖辈辈渴望的幸福生活。

  搬往新家园

  与贫困的较量在西海固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人、财、物的巨大投入总是不能收获对等的回报。

  1982年,国家作出实施“三西”地区(甘肃河西、定西,宁夏西海固)农业建设的重大决策,宁夏抓住机遇,调整扶贫工作战略:把西海固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生存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

  从那时起,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在宁夏大地持续上演。

  1983年,宁夏采取吊庄移民的方式,动员中南部山区资源相对贫乏、生存空间狭小、缺少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群众,搬到黄灌区有灌溉条件的荒土上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实行“两头有家,来去自由”的管理制度;

  1998年,宁夏实施扶贫扬黄工程移民搬迁,着力减轻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高寒土石山区的人口压力和资源环境压力。依托扶贫扬黄工程建成的红寺堡区成为纯移民县级建制安置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

  2001年,宁夏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按照“人随水走,水随人流”的思路,以居住在中南部山区偏远分散、生态失衡、干旱缺水、就地难以脱贫的贫困人口为搬迁对象,实施了易地扶贫移民;

  2008年,宁夏把西海固地区的扶贫开发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考虑,实施了以劳务创收和特色种养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的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

  “十二五”期间,宁夏对中南部地区7.88万户34.6万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

  “十三五”期间,宁夏计划实施82060人20549户易地扶贫搬迁,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004人19980户,非建档立卡人口2056人569户。

  30多年里,100多万人“挪了穷窝”,从大山里走了出来,前往新家园。分散在自治区各地的移民安置区,在选址和建设上,宁夏各级政府采取山区与川区结合、城镇与农村结合、集中与插花结合、政府组织与市场化推动结合等多种途径,先后通过县内就近安置、劳务移民无土安置、小规模开发土地安置、农村插花安置等模式,让100多万人实现了安居乐业。

  移民们的幸福生活

  出银川往西,30多分钟车程便来到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村民老海很享受现在的幸福时光,从大山深处迁来此地仅仅六七年时间,他的生活就大变了样。

  “每个村子都是高标准规划建成的。”老海说,闽宁镇1997年建成至今,全镇移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0多倍。

  这是西海固移民幸福生活的写照,也是宁夏移民工作的美好愿景。

  宁夏把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作为生态移民工程的重要基础,整合资金、土地、人力等资源,着力改善贫困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倾全力 “拔穷根”“换穷业”。

  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建其账、各记其功”的原则,宁夏将发改、财政、扶贫、水利、交通、教育、农牧等部门各类支农资金用于移民生产工程建设,分别实施了沙坡头灌区、青铜峡灌区、固海扬水、盐环定扬水、红寺堡扬水灌区等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示范推广高效节水农业生产技术。永宁县闽宁镇等移民吊庄建设了农田排灌工程,解决了3万亩耕地的盐碱化问题。中宁县大战场乡实现了村村通电,并结束了移民群众饮用窖水的历史。

  分散在全区各地的移民安置区,全部统一规划建设,并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大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村道路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供电保证率均达到了100%,户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实现了通电、通自来水和有学校、有村级活动场所等“七通八有”。

  针对移民安置区教育基础薄弱、文化和信息建设滞后、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低、公共服务均等化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宁夏制定《“十二五”中南部地区教育移民实施方案》,推进生态移民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完善经费保障和政策优惠机制。先后投入资金3亿多元,完成100多个乡镇(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实现标准化,县、乡、村三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生态移民区困难群众的保障力度,一方面发挥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另一方面采取临时救助措施,并推动生态移民区社会福利服务向适度普惠型迈进。

  从输血到造血的改变

  迁得出、稳得住、管得好,最关键的是如何引领移民走上致富道路。

  基于“变输血为造血”这一理念,宁夏以增加移民收入为核心,因村制宜、因户施策,从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业态、发展劳务经济、加大科技和金融等多方面入手推进产业发展,让贫困移民参与、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拓宽贫困移民增收渠道,逐步实现了稳定脱贫、持续致富。

  在全区各地的移民村里,“四个一”产业扶贫示范带动工程着力培育百个产业扶贫示范村、百家扶贫龙头企业、千家扶贫产业合作社、万名致富带头人。农业部门落实优质粮食和草畜、蔬菜、枸杞、葡萄“1+4”特色优势产业现代化推进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紧抓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宁夏建立了以特色种养收入为基础、劳务收入为主体的增收致富机制。各级政府鼓励发展劳务中介服务,开展区域劳务合作,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通过滴漏机制传递给贫困移民。“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补贴+创业指导”的一条龙创业扶持工作机制,也激励众多移民走上创业之路。

  为保障产业发展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宁夏实施了“金融扶贫工程”,引导金融资源向特色产业集聚,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元到10万元、3年到5年期、免担保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扶贫小额信贷,以“政府+保险+银行”三方合作模式,推出“金扶工程·互助资金”“金扶工程·千村信贷”等六个产品,搭建起“借、贷、贴、增、提、保”六项内容为一体的小额信贷扶贫架构。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宁夏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移民搬迁之后的生产生活适应、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通过典型示范、宣传教育、技能培训,激发内生动力,改变这一群体“人穷志短”和消极观望思想。此外,有关部门集中实施文化惠民扶贫项目,推动移民社区文化重建与融合,帮助移民逐步建立现代文化意识,增强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通过“扶智”促进“扶志”,移民群体发生了从习惯于“等靠要”到“快马扬鞭奔小康”的可喜变化。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马学礼)

编辑:肖天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

  • 专题

    《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2019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走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