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 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5周年系列述评之一-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经济体制改革 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5周年系列述评之一

2018-12-29 05:12:46 人民日报海外版

  12月28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主航站楼外立面安装工作全面完成,从空中俯瞰,橘红色“凤凰展翅”呈现震撼的视觉效果。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2013—2018”,中国经济在新的“改革时间”里迸发出巨大活力。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部署,吹响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集结号。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经济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促转型、谋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活力。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5年来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0多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

  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力、国企国资改革加快推进、产权保护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财税金融改革深入实施、农业农村改革扎实落地、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完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和落地,为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审时度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2015年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后国务院批转《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

  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五大政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共同发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瞄准过剩产能做减法,瞄准基础设施、脱贫攻坚等短板做加法,瞄准新技术新产业做乘法,瞄准放管服做除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从实施效果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明显进展,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改革不避难,敢啃“硬骨头”。

  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企改革又被视为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国企分类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强党的领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多个配套文件陆续出台,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设计图”“施工图”逐渐明晰。

  目前,全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4%;2013-2016年,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由65.7%提高至68.9%,仅2017年以来又新增了900多户,引入社会资本超过4200亿元;推动重组融合,中央企业已经由116家调整至96家;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户数超过1万户,法人总数已由5万多户降至4万多户;2018年1-11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0393.1亿元,同比增长15.6%,国有企业效益良好。

  改革有实招,拿出“真金白银”。

  增值税改革持续深化,企业减负轻装上阵。从2018年5月1日起,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上调至500万元,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优惠税率。

1 2 共2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策划“春暖花开”

  • 专题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