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蓝天保卫战”进入攻坚期 这三大挑战避不开

2018-05-19 13:00:28 中国新闻网

  5月18日,在京召开“聚力攻坚,多效协同”打赢蓝天保卫战专家研讨会——圆桌论坛“重点区域产业、能源与交通结构调整的经验与挑战”,与会专家献言献策。 张文晖 摄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张文晖)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体污染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微颗粒物(PM2.5)继续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在中国立誓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的巨大决心之下,距离这一目标渐行渐近。

  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郝吉明在出席由能源基金主办的“聚力攻坚,多效协同”打赢蓝天保卫战专家研讨会时透露,在国家大力度的整改之下,全国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相比2013年,2017年全国338城市PM10浓度平均下降22.7%,超额完成《大气十条》下降10%的预期目标。

  尤其是三大城市群区域PM2.5浓度明显下降。相比2013年,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PM2.5浓度分别下降了39.6%、34.3%和27.7%;北京市PM2.5从2013年的89微克/立方米,截至2017年降至58微克/立方米;全面超额完成《大气十条》预期目标。此外,重污染天气也显著减少。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已从75天/年减少至28天/年。

  5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郝吉明出席“聚力攻坚,多效协同”打赢蓝天保卫战专家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张文晖 摄

  但初战告捷并不意味着胜算已定。“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才是真正的难点。”郝吉明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想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还有三个关键挑战。

  第一,PM2.5污染防治刚刚走出第一步,依然任重道远,空气质量管理进入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的深水区。“我们在控制二氧化硫上取得了比较有效的成果,但在控制氮氧化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如何能够发展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第二,能源、产业和交通结构调整的大气污染削减潜力有待释放。郝吉明表示,要将粗放型、资源浪费型、高污染型的企业向环境友好型企业转变并不容易,比如钢铁行业,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产业为实体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作为重污染行业,要推动这些行业提标改造还需要一个过程。

  第三,坚持科技引领,持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构建精细化大气环境综合治理体系。郝吉明认为,目前主推的新能源汽车可能在10-20年后会成为道路交通主导。但在此之前,汽油车、柴油车仍然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但柴油车一直颇受争议。一方面,柴油车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8.8%的客运由柴油车承担,77.8%的货运由柴油货车完成;另一方面,却是柴油车行业管理不规范、排放量大等问题频出。

  据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政策研究部主任尹航透露,全国柴油货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整个机动车排放量的58%左右,排放的颗粒物占整体水平的78%左右。另据北京市近日发布的大气污染源解析结果显示,本地源占2/3,其中30%来自于柴油车。“柴油货车是我们打好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的内容。”

  攻克难点,郝吉明给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巩固和深化大气十条成果。要坚持目标导向,全面布局;坚持科技引领,精准防控;坚持跟踪服务,严格监管。

  第二,扩大重点区域范围。比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要持续大幅度改善,发挥产业、能源和城市布局的潜力。

  第三,优化能源、产业和交通结构。实行全国煤炭总量控制,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校集中利用;加快清洁燃料替代,扩大无煤区范围,推动农村能源清洁化等;实施基于环境绩效的错峰生产等。

  第四,实施国家减排行动计划。启动国家“清洁柴油机行动计划”,重点开展柴油机、非道路、船舶的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开展柴油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等。(完)

编辑:刘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李克强访问印尼、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日本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专题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启动仪式在拉萨举行

  • 专题

    潮起海之南——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