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实时报实时新闻-正文
感受乌镇:让数字经济打造更有品质的生活
//www.workercn.cn2015-12-18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互联网就像前两次工业革命当中的蒸汽和电一样,正在改变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在极大的解放着各行各业的生产力”,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认为,互联网、物联网经济创新发展并解放生产力,离不开数据、设备、服务以及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能以最自然的方式,一站式的得到所需要的应用和服务,“未来的用户需要的是设备+云服务的完美结合体验,为此我们就必须打造更加智能的连接。”

  数字经济离不开数据,而弥合数据之间的鸿沟,做到数据的互通共享,会极大地提高效率,为大众生活、政府决策、公共管理等提供更多的便利。在这方面,我国政府的成就是显著的。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提高在政府信息化方面,统一的国家电子外网初步建成,连接了118个中央单位,和4.4万个地方单位。覆盖了中央省地市县四级,承载了47个全国性的业务系统和五千余项地方的业务系统,这一些突出的成就为数字中国跃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的发展,将是由智能制造带动制造业的升级”,富士康集团首席执行官郭台铭在发展数字经济的问题上,更看重的是如何用互联网来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郭台铭认为,利用“工业物联网”来打造云端化、云网化、智能化、移动化的智能环保工厂,是制造业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应该选择的道路,“制造为国家不可或缺的实体,互联网为国家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唯有实虚结合,才能持续发展。”

  那么,传统企业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转型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认为,“最核心的三个概念,是创新、绿色、包容”,创新是利用互联网来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发掘新的需求;绿色,是要利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来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伴随的能源消耗和污染问题;包容,则是要利用互联网来满足社会中的多元需求。但要实现这些理念,需要有效的治理和一个好的商业生态,“需要法律法规,政策手段,和文化传统这三者和谐的作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实现转型升级。”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 韵动天鹅湖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