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高层日志-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各界人士、高校师生中产生强烈反响
//www.workercn.cn2016-05-20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更多

立时代潮头 发思想先声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各界人士、高校师生中产生强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17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各界人士、高校师生中产生强烈反响。

  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新形势下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不畏艰辛、不辱使命,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贡献。

  哲学社会科学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应大有作为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大家深受鼓舞。讲话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着重阐述了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对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难得的契机。”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浦劬说,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人民群众的实践不仅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来源,也提供了检验真理的标尺,人民的幸福指数也应成为检验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准则。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说,一个民族如果不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不出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在不同领域理论研究成果的支撑。”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整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美东表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一方面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针对当前中国国情进行有针对性研究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经常有人觉得马克思主义是高高在上的,难以理解,而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可以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马克思主义以一种更生动、更易于被大众接受的方式深入人心。”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刘逸楠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李西振表示,作为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要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主动加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队伍,将其理论与中国当前的发展现状相结合,将本原的、鲜活的、富有人文关怀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颜晓峰说,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属性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包含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各学科中,只有推动各学科发展,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落到实处,并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标准。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