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建造“为人民服务”的建筑 - 时政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十大建筑的每一砖、每一瓦都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

人民建造“为人民服务”的建筑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4-12 02:39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原标题:十大建筑的每一砖、每一瓦都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引题)

  人民建造“为人民服务”的建筑(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苏墨 赖志凯 郜亚章

  1958年8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北京兴建一批公共建筑为国庆献礼。经过反复筛选研究,最终确定修建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全国农业展览馆、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北京火车站、工人体育场。

  不到400天后,总面积超过67万平方米的“十大建筑”拔地而起,投入使用。这些建筑实际规划、设计、施工、装修等工作时间只有10个月。

  这些中外建筑史上的奇迹,时至今日,依旧是经典。它们不仅以建筑的实体存在,还是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感召着一代代中国人。

  建筑史上的奇迹

  1958年国庆节前夕,民族文化宫开始兴建,其他建筑设计方案也相继完成。

  今年88岁高龄的人民大会堂建设亲历者、建筑结构专家李国胜回忆道,依靠多工种的大协作,1958年10月28日开工建设,1959年9月10日竣工,17.18万平方米的人民大会堂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当时的设计人员都搬到了施工现场,现场设计,整晚都在设计图纸,为施工创造条件。1959年3月初,我们完成了人民大会堂钢结构部分的全部图纸,一共有3600多张。这么短的时间能完成,靠什么?靠艰苦奋斗。”李国胜说。

  据介绍,当年,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被分成了若干组。施工中所用的材料,更是来自全国23个省份的200多家加工单位。在大会堂施工的10个多月中,每天有1.4万多名建设者活跃在工地,累计有30万人轮流参加劳动。“把6亿人民的大会堂建设得更好更美”,是当时建设者们共同的心愿。

  北京建院首席总建筑师邵韦平告诉记者,人民大会堂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刚性基础和钢屋架,大会堂会场挑台的钢梁悬臂伸出达16米,钢屋架短跨度60米,宴会厅上部的钢屋架最重达142吨。为缩短施工时间,施工方需要在复杂的施工地形上创造更多施工面。整个万人大礼堂空间做出了天外有天的八层操作台。施工工人也从1000多人猛增到6000多人,短短40天就完成了常规状态下需要半年以上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

  承载文化的建筑

  既要庄严雄伟,又要平易近人。秉承着这样的建设思路,“十大建筑”在历史上书写了很多个第一: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第一个全国性农业成就展览馆,第一个大型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

  民族饭店是我国第一栋预制全装配结构、考虑抗震建筑的高层旅馆,它在国庆工程中开工最晚,但施工速度最快,开创了我国大型预制装配式结构机械化施工的先河;北京火车站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央大厅采取了当时较先进的预应力双曲扁壳屋盖,为当时国内第一次成功施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建筑文化与技术发展也开启了新时代,但当时北京还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从建筑上来说,既要满足新的时代生活需求,传承历史文化,还要服务于民生。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徐全胜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出了“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为中央服务”的城市建设方针,北京在短短10年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截至1959年8月底,北京新建房屋的建筑面积约达2724万平方米,为原有建筑面积的1.3倍,相当于新建了一座北京城。“建筑是人造物,它是一种载体更是一种大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科技、文化实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都可以通过建筑的形式来突出表现。”

  城市建设的里程碑

  “当时建成的十大建筑,可以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为我们探索建筑服务国家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经验。”邵韦平说,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全部由中国本土建筑师、设计师设计建造,风格多元,兼收并蓄,在钢筋混凝土的外表下,营造出独特的美学特征,它开启了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对民族化的探索。

  如今,60多年过去了,人民大会堂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人民团体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日益被世界瞩目;钓鱼台国宾馆接待了千余位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后人们也在不断地完善这一座座丰碑一般的建筑,如工人体育场、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的改造设计都在进行。

  “十大建筑”也在默默地注视着祖国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国贸大厦、鸟巢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上海金茂大厦、广州“小蛮腰”、北京“中国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

  “今天,我们正处在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而努力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北京‘十大建筑’所呈现出来的文化自信、科技创新,对今天的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其是中国建筑文化和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和精神财富。”邵韦平说。

责任编辑:王川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