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手机引发的危情不能再度上演-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评论

丢手机引发的危情不能再度上演

2020-10-22 03:07:29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史洪举

  近日,不法分子偷盗他人手机后,窃取机主个人信息申请网贷的新闻让人不寒而栗。对此,工信部要求电信运营商强化安全防护,加强客服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培训,警惕业务异常办理行为。同时提醒用户及时设置SIM卡密码,在丢失手机后应第一时间挂失,强化安全风险意识。(见10月20日《中国经营报》)

  新闻中,当事人在手机丢失后虽然及时通过客服对手机号进行了挂失,但仍被不法分子通过解除挂失的方式获取了手机号码的相应权限,并登录其微信、支付宝等APP。该事件可以说给诸多人都敲响了警钟,也应该引起监管部门和运营商的高度重视和警惕,用更科学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机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如今,很多人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智能手机和网络,手机中下载购物、理财、金融等各种APP也是常态。在此情景下,手机一旦丢失,必然给失主带来不便和损失。特别是,当手机成为移动钱包和个人信息“收纳箱”时,丢失手机的代价和隐患难以估量。

  虽然很多人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和各种APP,但往往对锁屏密码、交易密码、SIM卡密码等安全措施所知不多。一旦丢失手机,不知道挂失或挂失不及时,就可能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利用该手机及SIM卡登录相应的APP并更改密码,进而消费、借贷、转走失主银行卡内的存款等。

  在智能手机背后的信息技术,以及由此衍生的高科技违法犯罪行为面前,普通人往往无力招架。因而,此类安全风险和漏洞必须从技术手段、监管环节加以防范。而作为掌握更多技术优势的运营商及APP开发运营者,还担负着保护消费者用机安全的责任和义务。正如有关方面指出的,运营商、APP开发者应加强防护措施,加固安全围栏。

  有关企业和APP开发运营者除了提醒消费者设置各种密码,做好防护措施外,还应设置更科学严密的防范体系,及时识别不正常操作。比如大额转账、消费时,是否可以考虑启动指纹或人脸识别比对、弹出确认消息窗口等措施。

  此外,加强安全防护,更需要相关企业和软件开发者从用户角度去思考和设计。比如,APP可通过手机验证码来更改密码,那么,当手机号码不能有效挂失,或者挂失后可以随意解除挂失时,用户的挂失措施便丝毫不能发挥作用,其信息安全及财产安全将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如何真正做到专人专号,如何让挂失更容易,而给解除挂失要多加几道“保险杠”等,值得探索。

  让手机处于更加安全的防护中,这是电信运营商、软件开发运营者和相关监管的共同责任。类似上述丢手机引发的危情,不能再度上演。

编辑:肖天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专题

  • 专题

    回眸“十三五”

  • 专题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 专题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专题

    厉行节约 制止餐饮浪费

  • 专题

    新冠肺炎疫情动态播报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