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求助与乐于助人同样重要-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评论

学会求助与乐于助人同样重要

2019-07-22 01:10:10 北京青年报

  近日,国际电视台主播刘某在微博发文吐槽,自己下飞机时“用力取下行李箱”,身边“一圈看上去健康的正常男士,没有一个人抬头,没有一个伸手”。此事引起网友热烈讨论,有网友认同刘某的说法,也有网友觉得刘某过于敏感,放大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与复杂。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柔弱女性,在下飞机时,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取下行李箱,这时候确实希望有人能够付出“举手之劳”。如果旁边站着一圈男士,却没有一个人伸手,你会不会多少有些失落?

  有网友说,帮助是情分,不助是本分。这个观点乍看没有问题,但要注意到,如果用错了对象,就有可能埋下可怕的种子。毋庸置疑,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美德都归结到情分之类,认为既可以有也可以没有,那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种尴尬情境,我们自己也可能深受其害。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出发,无疑应当大力肯定美德,有些人明明有能力帮助别人,却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这种态度无论如何是不值得提倡的。

  对于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来说,不应有“帮助是情分,不助是本分”的想法,特别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明明只是“举手之劳”,更不能以“不助是本分”为由,选择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但对受助对象而言,不妨有这样的想法,不应把别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而应当对社会充满感恩之心,对每一个帮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如果一个受助对象,有着严重依赖心理,一旦得到不帮助就怨天尤人,这种心态确实需要调整。

  相关报道中有一个细节:当时刘某虽然极端渴望有人帮助,但却没有清晰地向周围男士表明自己的态度,并没有求人帮助。我们很多人其实不会求助,也不肯求助。真诚地表达一下请求,就有可能得到帮助,成就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结果却因为“贵口难开”,走到了另外一个方向。

  我们希望整个社会能够散发出温暖光芒,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人们都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不过,也要考虑到不同情况的存在,比如周围人会不会得到错误判断,认为当事人不需要帮助?周围人会不会产生担心,害怕举手之劳变成举手之烦?还有一种可能,在特殊情境里,周围人会不会并没有意识到,或者想到还有其他人,从而选择了擦肩而过?

  复杂心理,只能在事后分析,但在事发当时,如果当事人确实需要帮助,完全可以很自然、很坦率地说出来。就像在飞机上,刘某为什么不能表达自己的诉求呢?如果她清晰地向周围男士求助,会出现“没有一个人抬头,没有一个伸手”的尴尬吗?刘某在微博里讲,“没有爱心的人是丑陋的,不管多有钱”,但问题是,凭什么判断别人没有爱心呢?如果肯求人、会求人,结果会这样吗?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助人为乐,但似乎有意无意忽视了求助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现实中不乏这样的场景,很多人遇到困难时,都不太愿意求人帮助。相对而言,在得到帮助后,我们能够说出“谢谢”,但在此前,不少人并不会说“请”。适当展现自己的柔弱,学会表达自己的诉求,诚恳地向别人求助,其实也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

  学会求助与乐于助人同样重要。对于刘某吐槽之事,无论是把问题演变为该不该助人,还是把问题升级为有没有爱心,其实都有些偏离了方向。一个美好社会,应该是助人为乐的社会,需要帮助的人也要表达出自己的诉求,对人性温暖和社会美好保持充分的信心。

  (毛建国)

编辑:肖天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出席G20大阪峰会

  • 专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发布特赦令

  • 专题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网络活动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