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何以管用-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评论

中国制度何以管用

2018-10-19 10:49:5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国情、高效管用。中国制度为什么管用?主要在于中国制度具有明显的优势、韧性、活力和潜能。习近平同志指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过程,也是中国制度的优势、韧性、活力和潜能不断增强和发挥的过程。本版围绕这一话题进行阐释。

  ——编者

  保证中国制度高效管用

  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

  李 冉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领导人民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实践证明,坚持和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制度)充分发挥功能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前进的根本保证。

  指明正确前进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举旗定向,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实践中,我们党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制度,把党的领导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层面,既强调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又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国实现68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达到1300万人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党正确把握时代前进方向,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良性互动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树立起引领时代前进的伟大旗帜。

  作出科学顶层设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我们党将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一招,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38次会议,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相关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我们党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将其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统一起来,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有机统一、紧密相连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凝聚强大发展合力。应当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必须充分发挥我们党凝心聚力的优势,凝聚起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合力。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凝聚起以下三个方面的合力:一是接续奋斗的历史合力。我们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阶段性使命任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起接续奋斗的历史合力。二是集中统一的政治合力。在国家治理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有困难大家共同解决,以强有力的政治合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开拓前进。三是聚沙成塔的人民合力。我们党坚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用最大公约数汇聚精神,用最大同心圆铸就梦想,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把人民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依靠民心民智民力克服困难、开拓前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既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又不断改革创新

  强化自我完善的制度韧性

  刘 军

  中国制度之所以管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具有自我完善的制度韧性。由于具有自我完善的制度韧性,中国制度既能保持稳定性与连续性,又能不断改革创新,从而保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中国制度发展,自我完善的制度韧性也在不断显现和增强。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好的传统必须保留,但要根据新的情况来确定新的政策。我们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能动摇的。”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自我完善的制度韧性的一个生动体现,就是正确认识和有效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的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中国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但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也会不断出现风险和挑战,因此必须保持制度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保持战略定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制度自我完善的韧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彰显出强大治理效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面对改革发展稳定重任,中国制度能够充分发挥效用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改革创新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使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一个时期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局面,有力提升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定力和能力显著提高。正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使得各项改革事业有了统筹协调的主心骨,社会共识得到最广泛的凝聚,各项改革决策部署得以高效率高质量落地见效。这也为强化中国制度自我完善的韧性提供了坚强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套制度体系是否管用,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在国家治理中,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制度改革创新的方向。强化自我完善的制度韧性,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推动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改善。2012年至2017年,精准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我国已织就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棚户区住房改造2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700多万户,上亿人喜迁新居。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使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发展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大增强,也强化了中国制度自我完善的韧性。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也是强化自我完善的制度韧性的必由之路。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样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始终不渝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强化自我完善的制度韧性永无止境。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根本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改什么、不改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在此基础上,注重在国有企业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集中攻坚,打出一整套改革“组合拳”,一大批重要改革压茬推进,改革整体效应充分释放,有力强化了中国制度自我完善的韧性,充分证明了中国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高效管用的制度。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1 2 共2页

编辑:李学平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