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玉树·新生活】一棵树一片情 千亩林木绘就新玉树美丽画卷(组图)-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新时代·新玉树·新生活】一棵树一片情 千亩林木绘就新玉树美丽画卷(组图)

2020-04-14 13:27:47 新华社

  新华网西宁4月10日电(卡娅梅朵)春日的玉树,冰雪消融,树木返绿。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高原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一棵棵茁壮成长的藏柳排列整齐,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眼前的景象,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曾是寸草不生的沙石地。“这里是德卓滩,海拔3700米,在这里种活一棵树,比养一个娃娃还难。”回想起5年前建设高原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之初的场景,玉树州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昂江多杰感慨万千。

  图为玉树高原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新华网 卡娅梅朵摄

  开荒造林,昔日“沙洲”变绿洲

  2015年,玉树州委州政府响应党中央号召,把原灾后重建规划的德卓滩产业园区及时调整为高原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同年3月27日,高原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动工建设。

  海拔高、温差大、含氧量低、降水量小,想要把荒滩变为育苗基地,难度不言而喻。换土、施肥、种植、灌溉……时任玉树州林业局局长的昂江多杰带领着100多名林业工人,起早贪黑,仅用短短45天,就完成了集中连片1200亩的建设任务。

  为加强培育适合玉树的树种,解决自我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基地建设之初就分为大苗和小苗两个培育区规划,其中200多亩的小苗区,就专门用来研究培育本地树种。

  “通过多年科学培育,我们研究发现了一些树苗可以在玉树大面积推广栽植,藏柳就是其中的优势品种之一。”昂江多杰介绍,藏柳具有耐寒、不易得病虫害、长势快、树龄长等优点,经专家研究分析,藏柳树龄一般可达到600至800年。

  昂江多杰正在向记者介绍情况,身后是茂密的藏柳林。新华网 卡娅梅朵摄

  “今年以来,我们结合以往培育经验,投资了500万元在小苗区实施100亩的藏柳培育项目,共培育栽植藏柳100万株。再过3年,这些苗子就能长到2至3米高。”昂江多杰计划着,3年后将100万株的主干出圃供城镇造林绿化和景观提升工程使用,同时,其杈条也可以重复利用再培育。

  “预计在3至5年后,我们就能满足全州乃至青南地区大规模城镇造林绿化对优质乡土树种的需求,有效降低造林成本、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说起未来昂江多杰信心满满。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扦插育苗。新华网 卡娅梅朵摄

  用心浇灌,千亩林木“染绿”玉树

  玉树绿了,头发白了。玉树州林业和草原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今年58岁的公保旦增,也将自己的心血浇灌在了这片并不肥沃的土地上。

  “2013年,玉树开始大规模进行生态恢复。在高海拔地区造林,面临着重重困难。气候的差异,在树木的长势上就能显现。”公保旦增说,同样的树种,同样是浇水、除草、施肥,在西宁市周边地区,藏柳一年能长2至3米,而在玉树,管护得再好,一年也只能长1.5至2米。

  公保旦增(右)与扎巴江才正在查看树木长势情况。新华网 卡娅梅朵摄

  据公保旦增介绍,自2013年以来,他参与了结古镇7个绿化片区的项目实施。2015年起,他就来到了高原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在他看来,在玉树种树,最大的困难就是缺水,“玉树的降水量不足,从树种下去,到10月份防火期之间,几乎都需要人工进行浇水。”

  但再大的困难,都阻挡不住玉树人民对绿色的渴望。得益于高原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的建设,以及北京湿地公园、琼龙公园、南北两山造林绿化等项目的实施,使城市及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自然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如今在玉树,可以看到藏柳、金丝柳、榆树、云杉、圆柏、丁香、珍珠梅等二十多种树木,而在10年前,只有青杨和沙棘。

  图为由北京对口支援、玉树市财政自筹共同投资建设的北京湿地公园。新华网 卡娅梅朵摄

  “以前在玉树,一刮大风眼睛都睁不开。现在玉树的树多了,再也不会有以前那样尘土飞扬的日子,这就是绿色屏障的好处。”公保旦增说。

  “玉树的各族群众都能深切感受到玉树变美了,环境变好了。”今年年底,公保旦增就要退休了,但他仍割舍不下自己的工作,对一同工作的年轻人们总是嘱咐再嘱咐。

  俯瞰玉树市。新华网 卡娅梅朵摄

  “每到六、七月份走进林区的时候,看到树绿起来了,鸟叫声不断,心情就会跟着舒畅,这一切都在说明,自己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回报。”公保旦增说。(完)

编辑:张洁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专题

    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专题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 专题

    抗“疫”一线党旗红

  • 专题

    工人日报e网评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