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PM2.5平均浓度首次进入“20+”-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北京8月PM2.5平均浓度首次进入“20+”

2019-09-20 01:09:28 北京青年报

  本市将利用在线监控等手段加强对重型柴油车监管

  北京8月PM2.5平均浓度首次进入“20+”

  关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

  环保

  昨天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受市政府委托,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作了关于《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报告。他介绍,本市今年前8月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8月份首次进入“20+”,但和群众期待相比仍有不足,下一步将加快高排放柴油车更新淘汰,利用在线监控等手段加强对重型柴油车监管等,推动首都大气质量持续改善。

  8月PM2.5平均浓度首进“20+”

  陈添介绍,2018年,本市PM2.5年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今年截至8月底,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40+”,创历史同期新低。其中8月份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20+”。

  陈添分多个方面介绍了重点任务进展情况。移动污染源治理方面,创新实施“黑名单”闭环管理制度,累计将19.7万辆检测超标的重型柴油车纳入“黑名单”数据库;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28.47万辆,2018年以来,报废转出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货车7.55万辆。

  扬尘精细化管控方面,建成2700多套施工扬尘视频在线监控系统,每月对各区近1600条道路进行尘负荷监测。生产生活领域,2018年以来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998家,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执法督察方面,2018年以来,累计检查重型柴油车356.4万辆次,处罚超标车45.9万辆次、9036.54万元;对江淮汽车开出1.7亿元最大罚单。累计查处扬尘类违法行为4万起,罚款2.01亿元。实现对16个区市级环保督察全覆盖。

  陈添介绍,本市空气质量与国家标准和广大市民期盼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其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仍超过国家标准。与发达国家大城市年均10-20微克/立方米相比,本市PM2.5年均浓度相差2–3倍。机动车为主导的移动源污染特征更加突出,现阶段在制定污染防治政策时,涉及与市民生活和城市运行保障等相关领域,难度更大,需进行更全面、系统的分析研判。根据PM2.5最新源解析结果,本市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约占三分之一,重污染期间的传输贡献占比达55%-75%,区域协同治理还需向纵深推进。

  将研究制定环保督察实施细则

  陈添介绍,本市下一步将从多方面入手推动首都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移动源低排放化。严格实施国六机动车排放标准,强化新车一致性检测和在用车排放监管,闭环管理超标排放柴油车;积极配合“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出台,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制度,完善重型车排放在线监控项目建设。

  推进扬尘污染管控精细化。加快研究出台各类施工工地监控技术和数据传输规范,形成全市统一的扬尘可视化、智能化监管平台,充分使用记分、信用联惩、停止在京投标资格等手段加强扬尘违法行为监管。

  推进执法督察常态化。利用热点网格、移动监测、在线监控等科技手段,重点加强对重型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加油站、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行业的监管执法。研究制定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细则,依法依规对履职尽责不到位、失职失责、工作不力等问题严肃处理。推动进一步强化区域间高排放移动源的协同打击。

  建议研究设置超标车劝返通道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副主任委员李玎介绍,本市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日趋完善,执法力度全面加大,但还存在移动源污染治理不够到位,扬尘精细化管控不够全面等问题。

  城建环保委建议,坚持依法治理,推进重型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化,探索研究在市界检查站设置尾气超标车劝返通道问题。职责部门综合施策,加快推进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等领域车辆电动化步伐。加快推进统一的扬尘视频监管平台建设,实现交通、水务等行业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情况远程在线监控。文/本报记者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六周年

  • 专题

    聚焦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 专题

    2019网络媒体山西行

  • 专题

    心连心 爱香港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