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走长征路:三军过后尽开颜-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记者再走长征路:三军过后尽开颜

2019-08-19 10:08:48 经济日报

  【记者再走长征路】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央红军爬过雪山,走出茫茫草地,来到甘肃。甘肃是党中央落脚陕北的决策地,也是标志长征胜利的会师地。毛泽东同志在这里第一次朗诵了那首著名的《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达了红军从这里开始走向胜利的心情。

  从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入甘,至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先后在甘宁交界的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红军长征在甘肃的12个地、州、市的近50个县区均印刻下了足迹。

  如今,长征精神闪耀陇原大地,2600余万陇原儿女正走在新长征的征途上,发力“绿色”转型,抢抓“一带一路”大机遇,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摄

  腊子口走活“全盘棋”

  腊子口是红军攻克的一个天险。那是一个中间仅8米左右的隘口,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两侧是悬崖绝壁,周围是崇山峻岭。1935年9月初,红一方面军进入甘肃迭部。9月16日凌晨,红军向腊子口开进,准备全力打开北上门户,夺取天险腊子口。

  此刻,国民党军早已在此重兵把守,敌人不仅在这里修筑有碉堡,布置了重机枪把守,而且派兵扼守隘口至后面高山的峡谷。这个两边高山耸立、只有一条小道的隘口,“一方当关,万夫莫开”。

  与此同时,红军前有甘肃军阀鲁大昌部,后有从四川追来的刘文辉部,左侧有卓尼杨土司的上万骑兵,右侧有胡宗南部的主力,若不能尽快突破腊子口,红军将面临被敌人合围的危险。

  1935年初秋,红军在这狭窄的山沟里与敌人激战,数次正面强攻未能奏效,改用进攻与侧翼袭击相结合。英勇的红军战士攀登悬崖绝壁,向敌后迂回,袭击山顶守敌。历时两天,红军夺取了天险腊子口。聂荣臻几十年后在回忆录中写道:“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现在好了,腊子口一打开,全盘棋都走活了。”

  红军攻克腊子口之后,穷追敌人90多里,占领了岷县的大草滩,缴获粮食数十万斤,还有2000多斤食盐,给刚刚走出草地的部队给养以极大补充。腊子口是红军北上的最后一道天险。夺取腊子口的胜利,为红军在陕甘开辟新的根据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红军以英勇精神赢得了腊子口的胜利,也以严明的军纪得到了甘肃各族人民的拥护。

  甘南迭部县高吉村俄界会议旧址毛泽东居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摄

  哈达铺定下“落脚点”

  从腊子口向东北走过深山峡谷,就到达了宕昌县哈达铺镇。

  红军攻克腊子口之后,一路北上到达这个小镇。这里物产丰富,物价便宜。红军在此休整,得到了物质补充,大大鼓舞了将士们的信心。

  哈达铺地处甘肃南部几个县的交通线上,当年是附近地区的物资集散地,也是回汉民族聚居比较集中的地方,商贸发达,人口聚集。据介绍,红军到达这里时,小镇有两三千人,一条街道一里多长,店铺一个挨一个,货物比较齐全。

  红军在这里停留两天,发生了一件大事:毛泽东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了陕北红军的消息。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在《长征行》中说,“到哈达铺后,毛泽东未进给他号的屋子,就到斜对面的邮政代办所取来一些有关刊登红军活动的报纸,发给其他领导人翻阅。看到有关红军的消息,大家极为兴奋,一致认为要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到陕北去,与那里的红军会合”。

  中央红军离开哈达铺走了4天,1935年9月26日到达通渭县榜罗镇,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住进了榜罗镇小学。他们从这里进一步收集报刊,研究报纸上有关陕北红军的报道。9月26日,就是在这所小学的一个普通房子里,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研究了形势和陕北的军事、政治、经济状况,作出了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决定,提出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新的战略方针。27日早晨,毛泽东冒着蒙蒙细雨,在这所小学前面的打麦场上向连以上干部千余人传达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提出到抗日前线去,到陕甘革命根据地去。

  其实,从1934年中央红军离开江西之后,红军就一直在寻找落脚点。石仲泉认为,榜罗镇会议是对哈达铺会议决定长征落脚点决策的正式认定,如同哈达铺会议一样,它在红军长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落脚点的决定,使中央红军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远征终于有了一个归宿。这是红军长征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它使陕北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保存革命的基本力量,推动全国抗日民族运动高潮的到来起到了关键作用。

  甘肃宕昌县哈达铺镇三军纪念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摄

  开启走向胜利新征程

  战胜了大自然的艰难险阻,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战胜了敌人的追赶,红军从甘肃开启了走向胜利的新征程。从岷山到六盘山,从甘南草原到陇东高原,穿越戈壁沙漠,纵贯河西走廊,甘肃全省东南西北几乎都留下了红军光辉战斗的足迹。红25军和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在甘肃境内前后历时一年半,行程3500余公里,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团结群众、一往无前,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播下了革命火种。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红军所到之处,各族群众倾囊相助。少数民族人民为红军修栈道做向导、筹集军粮、踊跃参军,帮助红军走出困境,留下许多传颂至今的感人故事。红军在这里得到休整,重整行装再出发,朝着北上抗日的路线,大踏步走向陕北。因此,甘肃也被称为长征的“加油站”。

  冲锋声、枪炮声、呐喊声已随历史远去,但长征精神永远闪耀陇原大地,长征精神的星火成为助推甘肃发展的燎原光辉。进入新时代,在新长征的征途上,陇原儿女正以长征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负重自强、顽强拼搏,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以昂扬斗志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魏永刚)

编辑:刘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聚焦第二个“中国医师节”

  • 专题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2019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走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