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关系必将更上一层楼”-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俄中关系必将更上一层楼”

2019-06-05 04:18:32 人民日报

习近平主席一次次成功访问,留下一个个动人瞬间,温暖着俄罗斯友人的心。他们坚信——

“俄中关系必将更上一层楼”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踏上俄罗斯的土地。6年来,中俄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成为当今大国关系的典范。阿列克萨欣、阿尔希波夫、阿巴索夫、巴济列夫斯基,正是无数见证这一历程的俄罗斯友人的代表。在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前夕,他们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他们的亲历、感受与期待,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俄关系“黄金时期”的奥秘所在。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次作为国家元首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该院汉语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萨欣是这场演讲的翻译。

  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他看望了援华老战士代表和援华专家后代代表。援华专家组组长之孙阿尔希波夫,是受到习近平主席接见的人之一。

  2017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向习近平主席授予俄罗斯国家最高勋章“圣安德烈”勋章。全俄老战士委员会中国分委会主席阿巴索夫见证了这难忘一幕。

  2018年9月,习近平主席赴俄出席东方经济论坛,专程到访曾接待汶川地震灾区儿童疗养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迎接中国贵客,是该中心主任巴济列夫斯基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期待“富有远见和智慧的声音”

  “时间的推移,让我对6年前的那次特殊经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更感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影响力。”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萨欣教授告诉本报记者。

  “我们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阿列克萨欣教授常常回味起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还把演讲作为学生学习汉语的范文。6年过去,结合当前形势,阿列克萨欣倍感自豪——他见证了对当今国际关系影响深远的一些重要概念的提出。

  正是在这次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概念。阿列克萨欣说,6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日益清晰,影响范围远远超出欧亚大陆,是应对当前全球挑战的“中国方案”。

  “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国领导人!”在位于莫斯科红场附近的咖啡馆里,阿尔希波夫向记者谈起习近平主席,语气里满是真诚。他坚信这次一定还能听到习近平主席带来的对俄中关系、全球治理、世界经济的“富有远见和智慧的声音”!

  “一位能拨动人心弦的领导人”

  “俄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在迎来建交70周年之后,会越来越牢、越来越深。”年过八旬的阿巴索夫永远铭记那一幕。

  “我过去给您颁奖,您不用过来。”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为在华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颁奖。90岁的加维尔托夫斯基腿脚不便,习近平主席便快步走到老人身边,为他戴上纪念奖章,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阿巴索夫眼里,习近平主席“是一位能拨动人心弦的领导人”。

  同一天,习近平主席还看望了上世纪50年代为中国提供技术援助的苏联专家的后代。阿尔希波夫从小听着爷爷讲述在中国工作的故事长大,永远记得爷爷的一句话,“我的心有一半属于中国”。在阿尔希波夫看来,俄中关系“不简单”,既有历史上的携手并肩,又有新时代的务实合作。不过,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又是“简单”的,像上世纪50年代两国科技人员之间的互动一样,双方凭着达成远大目标的决心和一腔善意来交流。

  2017年7月,普京总统向习近平主席授予俄罗斯国家最高勋章“圣安德烈”勋章。2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授予普京总统中国首枚“友谊勋章”。阿巴索夫见证了这两场授勋仪式,他认为,“这既是两国元首间的特殊情谊,更代表了两国人民的深厚友情。”阿巴索夫相信,习近平主席在俄中建交70周年之际进行的这次访问,还会有更多动听的话语、动人的场景,拨动更多俄罗斯人的心弦。

  “习近平主席的访问总是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新的动力”

  习近平主席访问中那些生动的细节温暖并激励着更多俄罗斯人,致力于两国友好事业。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2018年9月12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的习近平主席,专程前往“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看望10年前在这里疗养的汶川地震灾区学生代表和当年照料他们的俄罗斯老师和同学。当时,他就引用这句中国古话,寄语两国青少年做中俄友好事业接班人,让中俄世代友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习近平主席的访问总是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新的动力。”巴济列夫斯基在邮件中告诉记者,习近平主席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反复强调少年儿童是两国的未来,让他们深感责任重大。今年5月,35名“海洋”中心教职工代表应邀访问了北京和四川,也深入调研了中国的教育体系。今年夏天,“海洋”中心还将迎来规模前所未有的中国儿童团组。

  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和演讲极大推动了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与中国高校的合作,也激发了青年学生学习汉语、研究中国的热情。阿列克萨欣鼓励学生背课文、练书法的干劲也更足了。在最近刚刚结束的俄罗斯高考中,汉语首次正式列入外语科目考试语种。阿列克萨欣教授就是背后的积极推动者之一。阿列克萨欣坚信,“俄中两国友好事业的未来在青年”,学汉语、爱中国、延续俄中友谊的事业,要从中小学生开始抓起。

  “那些珍贵记忆让我们更坚定致力于俄中友好事业”。阿尔希波夫与其他苏联援华专家的后人们继承了先辈对中国的友好感情。阿尔希波夫用爷爷的名字注册了俄中社会经济发展基金会,致力于推动两国区域合作。“两国地方政府、企业都有合作的潜力与意向,只是缺乏联系的渠道,我希望能为他们提供这种渠道。”今年,乘着两国地方合作交流年的东风,他计划把鲜为人知的西伯利亚民间艺术团介绍到中国几大城市,为中国观众送去一场别有风味的视听盛宴。

  阿巴索夫坚信,习近平主席此次来访俄罗斯,与俄罗斯各界共同庆祝两国建交70周年,必将推进两国和平、合作的良好势头,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大的利益,“俄中关系必将更上一层楼”。

  (本报莫斯科6月4日电 本报记者 吴焰 曲颂 屈佩 谢亚宏)

编辑:肖天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 专题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 专题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工人日报e网评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