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星城闪耀“未来之光”-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星城闪耀“未来之光”

2019-05-20 02:03:39 中工网--《工人日报》

触摸高质量发展的“长沙质感”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星城闪耀“未来之光”

 

  长沙人均GDP超过13万元,在全国大城市中靠前;长沙获国家授牌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项目27个,居省会城市第一;近3年来,长沙市人口净流入年均超过20万人,人口年均净增长超过3%。

  长沙的“知情人士”说,了解长沙发展质量,需要关注上述3个数据。

  数据有些抽象,但沿着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长沙高新区—湘江新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经开区一路走过来,便能真切触摸到高质量发展的“长沙质感”。

  比如,“无人驾驶公交车”穿行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构建的场景,使得这座以古天文学星座命名的省会城市,俨然闪耀着“未来之光”;岳麓山大学科技城萌动的,是“敢为天下先”的深厚湖湘精神与现代科技创新精神深度融合后的创新爆发力……

  共享,融合,协同,产业链,平台,生态……这些“关键词”频频出现在受访的官员、企业家、学者的口中。4月30日上午,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接受媒体采访时,简洁地勾勒出以智能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产业智能化,智能产业化”。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岳麓山下,桃子湖路,青瓦红墙、错落有致的建筑。

  这是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一部分,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坐落其中。

  站在机器人学院展馆门前,副院长黎福海向记者描述:背靠凤凰山,前临桃子湖,右倚天马山,两山一湖的沉静与开阔,很适合展开科技的遐想。

  展厅中,博士生刘理正在调试由他所带领的团队研发出的智能机器人,这款可服务于仓储物流、货物转运的智能机器人,从设计定型到三次优化调整,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目前已经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大学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是创新创业的沃土。”2017年,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调研大科城时提出,要充分调动政府、高校、企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把广大师生、科研成果与市场更好地对接起来。

  科研、技术与市场的“围墙”被打破。

  坐拥20多所高校院所、57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0余名两院院士、3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10余万名科研人员,岳麓山下的大科城已成为湖南实施创新引领的主阵地。人工智能、检验检测、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精准导入,大科城形成环后湖知识经济圈、中南大学创新经济走廊、桃子湖高校双创街、西湖互联网58小镇和岳麓高新区“一圈、一廊、一街、一镇、一区”的科创经济发展新格局。

  走进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5号楼,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演示了智慧健康厅、智慧手表、智慧校牌、智慧课桌、智慧黑板……张尧学院士率队研发、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透明计算”技术,在这里实现了从实验室走进百姓生活的“创新落地”,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这幅名联,随着大科城的诞生、发展而彰显出“先见之明”。

  集约人才与智慧,大科城的崛起是窥探长沙布局“智造之城“的点睛之处。

  像雨后春笋,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长沙新材料研究院、长沙机器人研究院、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3D打印)工业技术研究院、智能驾驶研究院、天仪研究院、军民融合促进中心、智能驾驶整车试验场、航天中南先进光机电技术创新中心……一大批协同创新载体建立,构成了长沙冲击“智能制造中心”的强大技术支撑体系。

  “老树发新芽”

  “华为P30还没上市,我们的老师早已拿到手机,因为这是我们学生设计的。”说起这个细节,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华为20%的设计师来自湖南大学。

  这里,还为三一、中联等工程机械巨头进行产品设计。何人可因此颇为自豪地设问:“长沙为什么能成为工程机械之都?”

  工程机械产业是长沙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以来,经过20多年发展,长沙成为享誉全国的“工程机械之都”。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头部企业三一重工,在其18号工厂展现了从制造向智造转变的生动场景——喷泉、棕榈树、绿草、清水,桌椅、咖啡,从头顶飘过的白云……在你还不能想像这是一个工厂的时候,一边生产线的显示屏上在传递着正在制造的部件信息和指令,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在生产线旁自动配送着物料……这里有亚洲最大规模的“智能工厂”。

  在一场政府推动、产学研联动的协同创新运动中,基础雄厚的工程机械产业添加了强大的创新驱动力和技术支撑,通过拥抱智能制造完成了产业链生态重构。

  三一集团衍变出了基于流程的业务变革、基于用户模式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根互联。中联重科建设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服务平台,可实现工程机械远程运维服务,做到“产品在网上、数据在云上、市场在掌上”。山河智能凭借“先导式创新”、铁建重工坚持自主研发,都在设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运维智能化、产品智能化上发力深耕。

  通过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这类传统制造业“老树发新芽”,重回历史最好水平。

  “未来已来”的剧情

  面向未来的长沙力量蓬勃生长。

  走进长沙高新区梦洁家纺车间,头顶一床床洁白被芯像天鹅一样优雅从容地从头顶滑过,颠覆着人们关于“弹棉被”的传统记忆。

  一堆蓬松的棉花被送入机器内,从另一端变幻出洁白的被芯,过程仅需3分钟。“这是目前全国家纺业唯一授牌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梦洁集团行政总监漆鸿杰介绍,这条智能生产线整合了15套全自动化设备,只需6名员工,每小时可生产被芯2500床。去年3月智能生产线正式投产后,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而成本降低了20%。

  “穿越”传统与现代,“未来已来”的剧情几乎覆盖长沙所有传统产业。

  长沙经开区的“博世长沙”马达生产车间,两米宽的走道,两侧分别是一条传统生产线和一条工业4.0生产线。两条生产线产出的产品完全一样,生产效率却完全不同。传统线9名工人,12.5秒生产一台马达;工业4.0线2名工人、5个机器人,7.5秒下线一台马达。

  “既要建设智能化工厂,也鼓励一个项目、一条生产线、一个产品甚至一个工艺环节的智能化改造,积小胜为大胜,让智能化从存量到增量逐步全面渗透。”胡衡华的这席话,务实和富有远见。

  目前,全市2919家规模工业企业已有464家成为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今年将达到600家。

  两个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和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的若干政策,政府与市场主体良性互动,生产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服务智能化,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推动长沙传统制造业迈向“微笑曲线”的两端。

  更多如科幻电影般的生产或工作场面,预示着这座城市已然闪耀“未来之光”。

  在长沙中联环境,记者见到了这样一款智能清捡保洁机器人。这款搭载着激光雷达、GPS的小型机器人沿着道路行驶,转动的清扫盘将树叶纸屑等垃圾吸进体内;遇到行人自动转弯;敏捷地伸出手将矿泉水瓶拾进体内……这款机器人已在长沙橘子洲景区等地实验性投放,10年后,将有超过8成的环卫保洁工作可由机器人代劳。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方大丰 赵航)

编辑:肖天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 专题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 专题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工人日报e网评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