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远东第一站”见证上海电网发展(图)-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远东第一站”见证上海电网发展(图)

2019-05-13 15:11:53 新民晚报

1999年退役的上海电网最后一台调相机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供图

西郊站的220千伏断路器

  本报记者 罗水元

  武宁路靠近中山西路的一处地方,门口停着共享单车,过往行人一般都不会特别留意,但这里曾是“远东第一站”——220千伏西郊变电站,承担了当时上海近一半的用电负荷,门口大楼还曾是驻站值守的解放军军营。如今,虽然门口军营已成了办公楼,但两百米左右的红砖站房外表依然如故,与边上长至碗口粗的松柏一起,见证着这里往昔的辉煌和国网上海电力的飞速发展。

  艰难建站 开关室墙壁一米厚

  回望上世纪五十年代,获得新生的上海百废待兴,城市到处迸发活力,电力负荷持续增长。为适应上海地区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工农业用电增长需要,使江苏望亭发电厂和浙江新安江水电厂的电能送到上海,原国家电力工业部决定在上海建造220千伏西郊变电站。

  变电站建在哪?当时的上海市规划设计院提出真如镇西、新村路、曹杨地区三个方案。由于那时全国还没有建设城市中心大电网的经验,专门请教苏联专家后,才选择了离负荷中心更近、电缆出线投资更小的武宁路边。

  这个变电站,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两百米长的站房全用红色砖墙砌成;为防止军事破坏,仿苏式设计的35千伏开关室墙壁足足有一米厚!

  站内的设备,来自6个国家和国内4个地区,不少设备是国内首次使用,安装到这里非常不容易。如220千伏线路断路器BBH开关,受当时国内制造工艺限制和西方技术封锁,用了大批农副产品才从列宁格勒电工厂交换而来;站内220千伏主变,一相变压器就重达80多吨,经上海交通局等十多个单位审批后,全部安排在晚间运输,并配开道车辆,才顺利经过运输途中必经的密集低压线路区域,最终抵达站内。

  从1957年12月16日破土动工,到建成并投运110千伏设备,历时仅1年。翌年9月,西郊站又升压至220千伏,成为上海首座连接苏南电网和浙北电网大动脉的枢纽变电站,载入中国电力发展史。

  这个变电站,在上海最高用电负荷只有60万千瓦的1958年,其三台220千伏主变每台容量都是9万千瓦,承担了当时上海近一半的用电负荷,被誉为“远东第一站”。由于重要,当时在此工作的56人都进行过背景审查;由于重要,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有解放军驻军——站外的那桩办公楼就是那时候解放军盖的军营。

  科技进步

  设备不断更新迭代

  但受制于“原始”设备,以前在这里工作并不轻松。1962年大学毕业就到这里工作的秦维陶回忆,以前的线路检修基本靠“人工搜救”。1964年的一个深夜,望亭至西郊220千伏线路突然跳闸,为赶在天亮用电负荷攀升前修好,工作人员全体出动,在黑灯瞎火中沿着电线铁塔一个个找,一直找到天亮才在朱家角地区找到断落的瓷瓶,经快速抢修,避免了上海大停电。

  秦维陶介绍,这里最初的变压器,密闭空间里充满了变压器油,存在漏油劣化风险,后来就改用加充氮气的方法,由于效果好,这种方法还被华东电网推广使用。当初的变电站断路器,虽然BBH开关合闸准确率很高,但每年需要“解体”大修一次,时长1个月。大修时,开关断开一刹那间,下面一个像橡皮艇一样大的5倍大气压空气包,就会如开炮一样“轰”的一声巨响,把站边野兔“震住”。但经过技术改进,不但声音小了,检修的时间也一次性缩短到了1个星期。

  同样,一台外形如同发电机一样的机器(调相机),最初只好在晚上负荷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并网操作,而且噪音大。后来被噪音小又便于白天操作的设备取代,相应技术和设备被华东电网推广后,一直沿用至上世纪90年代。

  变化的不只这些,已退休的西郊站老师傅茅洁星说,以前站里断路器故障频发,几乎每周都要操作有上百个步骤的“旁路代”(通过旁路开关和旁路母线暂时替代发生故障的断路器,以避免负荷损失),但后来,随着电网设备可靠性不断提升,“旁路代”逐渐退出了电网。

  三次改造

  设备国产效率巨变

  除了零星设备更新换代外,西郊站也进行过3次大规模的改造。规模最大的一次在2013年。

  这一次,全新的自动化监控系统、35千伏开关柜、混合气体绝缘开关(HGIS)等先进设备都悉数走进了西郊变电站。至此,最初从苏联进口而来的设备或仿苏设备,100%由国产设备取代。

  设备全部“国产化”的同时,西郊站的效率也实现了现代化。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的西郊站前站长王惠平说,他1977年到西郊站做运行值班工作时,全站的运行值班人员有40名,但如今,40名运行人员可以管理15座变电站,“西郊站早已成为一座无人值守变电站,工作效率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过,在2018年迎峰度夏期间,西郊站的最高负荷只占全市最高用电负荷的五十分之一左右。因为,这一年,上海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数量增长到了140座,对应的变电容量增长到了11400万千伏安。不少重要变电站站长,就是从这里的锻炼而出。

  如今的西郊变电站,有了继往开来的新使命——即将改建成上海电网展示馆、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文化创意空间。希望这里能诞生出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

  光鲜背后

  “不夜城”的上海,光鲜,摩登。其背后的贡献者就是电。但是,就像看鲜花只欣赏其娇美而不去联想其经历的寒冬一样,电背后的故事可能容易忽略。

  220千伏西郊变电站,就在光鲜背后。为了让千家万户安全用电、放心用电,为了让大街小巷璀璨亮丽,精彩纷呈,它的开关室墙壁曾有1米厚,它的门口曾有解放军值守,它的运维人员曾经彻夜检修,它的设备在科技攻关下不断更新迭代……

  光鲜来之不易,光鲜见证着时代发展。享受光鲜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它背后的电力发展。

编辑:韩京华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 专题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 专题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工人日报e网评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