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万里,诗国中华!”-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泱泱万里,诗国中华!”

2019-04-22 03:38:02 中工网--《工人日报》

60多年采集梳理,20多载编纂打磨,10多个春秋编校排印,三代学者、两代传人接续努力,2500万字的《格萨尔文库》终于出版——

“泱泱万里,诗国中华!”

 

  “为这一天,我们期待了太久,奋斗了太久。”就在几天前的凌晨4点,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王国明从兰州的家中出发,赶最早的航班飞往北京。

  从兰州的皋兰山下到北京的民族文化宫,从在父亲的襁褓中听着《格萨尔》悠扬的曲调长大,到25岁时被导师王兴先带入“格萨尔学”的研究领域,到如今年过半百,浩瀚史诗中的一字一句早已融化在王国明的生命中。

  近日,《格萨尔文库》出版发布及捐赠仪式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来自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民委、全国政协民宗委、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的专家学者对这部书库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

  《格萨尔》作为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这次出版的《格萨尔文库》是一部集大成之作,汇聚多民族、多语种的三卷30册约2500万字,由西北民族大学的几代学人辛勤耕耘、呕心沥血20多载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内涵,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品。

  60多年,三代学人

  上次来北京,是2018年10月,作为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王国明是唯一的土族学者。

  汽车驶过长安街,与民族文化宫侧身而过。此时,《格萨尔文库》编纂工作刚刚结束,正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付梓印刷,王国明的心中不由得吟诵起来——“世界绝无,人间仅有,说来舌粲莲花/似空中虹彩,天外奇霞/难尽天边才艺,何须借铁板铜牙/只面对云山雪岭,传唱千家/…………舒望眼,泱泱万里,诗国中华!”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格萨尔颂》的词由王沂暖所作,是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中心每位师生都念念于心的“灵魂之歌”,词中饱含着三代学人跨越岁月的执着与担当。

  王沂暖,是国内知名的藏学家、格萨尔学家。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早在1957年,就开始参加《格萨尔》的翻译和研究工作,是翻译和研究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开创者之一。

  1975年,39岁的王兴先告别工作了12年西藏阿里,带着踏遍雪域高原寻找说唱艺人留下的岁月沧桑,背着装满《格萨尔》资料的木箱,来到西北民族学院,找到了王沂暖。

  1986年,已经是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甘肃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王兴先,辗转寻觅终于走进甘肃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土族《格萨尔》传承人王永福的家中。

  1993年,王兴先拉着王永福之子王国明的手,谈了两天两夜。从此,作为土族《格萨尔》民间说唱世家传人的王国明,开始用语言学、语音学和社会语言调查学等知识系统研究各民族的《格萨尔》。

  这是几代学者生命相托的故事。

  1998年,91岁的王沂暖躺在病床上对王兴先说——“我走了,你要把《格萨尔》做下去……”

  12年后,75岁的王兴先躺在病床上,站在一旁的是王国明——“国明,你主攻土族《格萨尔》,曼秀·仁青道吉主攻藏族《格萨尔》,你们要把重担挑起来,团结其他民族《格萨尔》的学者,把《格萨尔》做下去。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也是世界的宝……”

  2010年,在王兴先去世那一年,王国明和曼秀·仁青道吉双双获得《格萨尔》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格萨尔文库》编纂团队开始了全力冲刺。

  正是几代学者薪火相传、接力奋斗,《格萨尔》的整理和研究进入了更高阶段。

  民族一家亲,共筑中国梦

  举世闻名的《格萨尔》,是中国古代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它不但在我国甘、青、川、滇、藏等藏族聚居区流传,也在与藏区毗邻的新疆、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撒拉族等民族和摩梭人当中流传,甚至流传到不丹、尼泊尔、锡金、印度、巴基斯坦的巴尔蒂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2006年,《格萨尔》列入我国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格萨尔》史诗传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广袤的大地上,《格萨尔》如滴滴雨珠散落在草原,要整理、归纳殊为不易。王国明经常对学生们讲起这样一个故事——“王兴先和王沂暖老师一起去西藏、青海采风的日子。路很长,格桑花啊从脚下开到天边,我们走坏了鞋也舍不得扔,把它们挂在脖子上,光着脚、哼着《格萨尔》的句子继续走。说唱艺人住得远啊,远得就像撒在天边的格桑花……”

  在上世纪80年代初,苦苦寻觅土族《格萨尔》的王兴先教授,几经辗转找到了王国明的父亲王永福。此时的王永福已经80多岁高龄,是当时唯一健在的土族《格萨尔》说唱艺人。

  再以后,王兴先又推荐王国明去中央民族大学学习,并加入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的研究团队。在王永福去世前,王国明和同事们抢救性录制了800小时的录音,成为研究土族《格萨尔》最珍贵的资料。

  此后的20多年间,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等各个民族的学者精诚协作,开始了经年累月地搜集、精选、翻译、注疏、校对工作。

  1996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格萨尔文库》开始实施。研究团队从谚语入手,熟悉史诗材料,进而对藏族史诗中反映的战争、人物、世系、民俗等进行具体的个案研究。

  “镶嵌在史诗中的谚语,就像一颗颗明珠,丰富多彩,藏着破解史诗智慧的钥匙,能为整体把握史诗铺路搭桥。”曼秀·仁青道吉介绍,比如“汉地货物运卫地,为把汉藏联络起”,真实记录和反映着古代中国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及融洽的关系。

  “这是团结的中华民族探寻祖先精神世界、追求自身文化之源的真实写照,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品力作。”西北民族大学校长赵德安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流传于中华民族的史诗《格萨尔》,无论藏族《格萨尔》,还是蒙古族《格斯尔》及其他民族《格萨尔》,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甘于寂寞,志攀高峰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的流传版本情况异常复杂,它还是活形态史诗,从古至今都有民间艺人在说唱,几乎每一个说唱者都有自己的异文本。形态的流动性、变异性对于整理研究是又一大难题。

  《格萨尔文库》坚持多民族多语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多语种《格萨尔》的宝库,包括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的《格萨尔》,以原文加汉译的方式,既保存了史诗的原貌,又做了汉译整理,有利于《格萨尔》的保护与进一步研究。

  文库研究人员厘清搜集100多种早期版本,区分善本,厘清祖源,奠定整理研究《格萨尔》的坚实基础;提出辨别《格萨尔》的“六大特征”作为硬性指标,区分《格萨尔》的早期版本和现代说唱本,做到正本清源。目前出版的《格萨尔文库》版本齐全程度及善本数量远超过去,又具有严格的辨伪标准,并填补了土族、裕固族《格萨尔》文本整理空白,将开启并极大促进格萨尔史诗的“经典化”。

  起先,在整理《格萨尔文库》扉页的编纂委员会名单时,许多人的名字都加了方框,凝重肃穆,几乎每行都有。

  “他们的生命已经熔铸在这些文字中。”几十年间,前辈相继离世,《文库》的字里行间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记录着他们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热爱过的人生。

  最终,大家决定把这些沉重的方框抹掉,愿他们的生命在这部英雄的史诗中——永生!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编辑:肖天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对欧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 专题

    李克强今年首访欧洲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 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