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公路”让天堑变通途:“一带一路”连接中埃两国民心-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火山公路”让天堑变通途:“一带一路”连接中埃两国民心

2019-04-16 13:28:10 中国新闻网

  (聚焦“一带一路”)“火山公路”让天堑变通途:“一带一路”连接中埃两国民心

  中新社亚的斯亚贝巴4月16日电 题:“火山公路”让天堑变通途:“一带一路”连接中埃两国民心

  中新社记者 王曦

  今年是中铁七局埃塞分公司负责人李川来到埃塞俄比亚的第十个年头。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年由他亲自参与建设的“埃塞俄比亚118公里道路项目”竟然成为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起点:这条于2013年通车的公路,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拉开了两国“一带一路”合作的序幕。

  这条被当地人誉为“火山公路”的工程,不仅改变了当地近百年来“没水、没电、没通讯”的闭塞面貌,更是直接让尔塔阿雷火山(Erta Ale)成为埃塞当下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游客慕名而来,从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尽管建成多年,但当地人至今仍旧津津乐道于这条距离火山口直线距离仅有十余米的工程,以及中国工程人员在平均温度5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奋战四年的坚毅与勇敢。

  “这条公路非常神奇,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老员工伊约伯(Eyob)已在中铁七局埃塞分公司工作了八年之久,而他当年就是通过“埃塞俄比亚118公里道路项目”招工走出大山的。眼下,他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家中的陈设更是日趋现代化,这是他在来到中铁七局埃塞分公司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没有这条公路,就没有这样的好日子。”伊约伯对记者说,刚到这里后不久,中国同事的一个举动让他坚定了一直在这里干下去的决心。“在做完项目的时候,中国朋友会把工地上的桌椅、办公设备等现代化设备留给当地人。在这些地方,之前能有把完整的椅子都是件奢侈的事情,中国朋友的举动让人感到特别温暖。”

  尤其是中铁工程队在火山脚下打的两口水井,更是让当地人摆脱了吃水难的问题。如今,两口水井还在使用,它们也成为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见证之一。每当和中国工程人员一起回访“火山公路”,伊约伯总会被热情的当地人拦住,还会被塞进几个他们栽种的瓜果。“中国企业在埃塞非常受欢迎,因为这里特别有家的感觉。”伊约伯说。

  “火山公路”的修建,让中铁七局埃塞分公司后来相继赢得了参与亚吉铁路,以及埃塞其他公路的建设机会。明年,由其承建的埃塞公路总里程将突破800公里,几条主要公路的通车,也打通了埃塞与吉布提、肯尼亚的交通大动脉——埃塞俄比亚的商品从此可以被源源不断地送往两国港口,就此告别了内陆国家商品运输不便的尴尬局面。

  有一件事至今令李川记忆犹新:一个埃塞当地朋友不久前专门来到中铁七局亚的斯亚贝巴驻地看望他们,还带来了家乡的特产和啤酒。“那天他告诉我说:‘中国朋友,是你们修的路让我们过上了现代生活,现在村子里连农业产业园都有了,我们再也不用过以前的穷日子了……’”

  事实上,中铁七局的成功只是中资企业在埃塞的缩影之一,目前,已经有370余家中资企业落户埃塞,而这个数字有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在未来继续攀升。“它给了中国企业一个更高的平台和站位,可以让中国企业更好地‘入乡随俗’,做好中非经贸关系和传统友谊发展的助推器。”李川说。

  如今,这位中铁七局埃塞分公司的“掌门人”养成了一个习惯——闲暇时总喜欢在大街上走走看看,感受一下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就像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他说。

编辑:徐林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对欧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 专题

    李克强今年首访欧洲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 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