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祖孙三代“建”证时代发展(组图)-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我和我的祖国】祖孙三代“建”证时代发展(组图)

2019-04-11 16:06:07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在中建二局北京分公司,有一个建筑之家,祖孙三代都是中国建筑人,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他们一家的奋斗历程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70年来,他们不仅传承着匠心和奉献精神,也“建”证着新中国以来建筑工艺的巨大变迁和国家的飞速发展。 

  建国初期,张廷铨脱下军装,由步兵第九十九师集体转业,成为了第一代中国建筑人。由于他16岁时上过师范学校属于知识分子,于是被分配到了政治部工作,一支钢笔就是他有力的战斗武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唐山震后援建……哪里有建设需要,中建二局队伍就来到哪里。冬天的长春,零下40多度,刚打的一盆儿开水,很快就能结成冰。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振奋人心的语句仍不断在祖父的笔下流淌。建筑人斗冰战雪的艰苦故事也通过张廷铨的笔被记录和传播开来。

  祖孙三代合照

  张廷铨的记录本也是儿子张少侃和孙女张敬宜的启蒙书,让他们从小就了解到,曾经的建筑工地,混凝土都需要人工搅拌,小伙子们用布把手包住,用铁锹搅拌,不到半天的时间,手就会被毫不留情的冻伤;砌筑的时候,工期不等人,需要大量的砖块,吊车来不及运送,就靠人力搬运,爬马道运输,每一次运输,都相当于背负着一个成年男子的重量在走宽板平衡木;基坑开挖时,冻土有1米多厚,用铁锹挖,挖不动,青年突击队反复研究,在冻土中插入钢筋,通上电,加热震动融化挖掘;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面临重大考验,他们就用蒸汽机车火车头排出的“呲呲”蒸汽来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一不小心面部就会被蒸汽气流所烫伤……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记忆是寒冷而又火热的,冰天雪地下的热血青春,在这个代表了中国工业发展进程的地方,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和释放。 

  改革开放初期,18岁的张少侃进入中建二局。《青年鲁班》是他最爱的电影,凭借着自己的一双巧手,他成为了建筑工地上的一名木匠。大亚湾核电站、深圳地王大厦……都有他参与建设的身影。 

  每每提到大亚湾核电站,张少侃总会特别激动。大亚湾核电基地在施工期间,汇集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外籍工作人员以及上万名的国内建设者。作为核系统外唯一一家具有核电施工资质的企业,中建二局与法国CB公司、日本前田株式会社、中核华兴建设公司共同组成“三国四方”的HCCM合营公司,承担起大亚湾核电工程的土建施工任务。  

  大亚湾核电作为我国首个大型商用核电,各项要求均属国家顶尖水平。拼装的模板必须光滑整洁、绑扎的钢筋必须横平竖直……出现任何一点瑕疵,就只能面临返工重做的后果。于是,大亚湾核电近乎苛刻的施工要求,成了中建员工使命必达的施工承诺。  

  广东地区夏季高温潮湿,头上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周围一丝风都没有,工地现场更是像个大蒸笼,更不要说作业面狭窄的模板内部,工人在周围全是脱模油和缓凝剂的模板内绑扎钢筋,钢筋密,夹具多,工人身上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油泥,一个个都变成了“黑炭”。可即使这样的环境,大家也丝毫不放松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要说钢筋本身绑扎得分毫不差,整个工序完成后,模板内连一根草棍、一星泥点都没有。一向要求严苛的日方和法方代表,对中国建设者的态度从最初的质疑到最后的赞叹。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中国建造,了不起。”每每提到这些,张少侃的眼里总是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2009年,张敬宜大学毕业,也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建筑单位,先后参与了天津港国际邮轮码头等重要工程建设。如今,更是加入到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一世界级工程的建设中来。  

  祖父、父亲口中的历史,变成了她自己用青春书写的故事。建设者的青春接力棒,这一次,传到了张敬宜的手中。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地处北京、天津、雄安三角形中心地带,机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建设中的北京新机场时,特别强调:新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新动力源,必须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

1 2 共2页

编辑:傅仁誉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对欧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 专题

    李克强今年首访欧洲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 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