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建立种类齐全、优势互补海洋遥感卫星观测体系-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中国将建立种类齐全、优势互补海洋遥感卫星观测体系

2018-10-29 13:47:3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酒泉10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法海洋卫星29日早上在酒泉成功发射。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将建立起种类齐全、优势互补的海洋遥感卫星观测体系。

  他表示,中国今年已连续发射海洋一号C星、海洋二号B星、中法海洋卫星3颗海洋卫星,将形成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等系列多颗卫星同时在轨运行的局面,建立起种类齐全、优势互补的海洋遥感卫星观测体系,实现多颗卫星在轨组网运行、协同观测,从而具有对全球海域多要素、多尺度和高分辨率信息进行连续观测覆盖的能力。

  赵坚介绍说,1997年中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卫星正式立项,拉开了中国海洋系列卫星发展的帷幕。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迄今已成功发射海洋一号A星(退役)、海洋一号B星(退役)、海洋一号C星、海洋二号A星、海洋二号B星、高分三号卫星等6颗海洋卫星,中法海洋卫星是中国最新成功发射的第7颗海洋系列卫星。

  北京时间10月29日8时43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目前,中国已形成海洋水色(海洋一号卫星)、海洋动力环境(海洋二号卫星、中法海洋卫星)以及海洋监视监测(高分三号卫星)这3个海洋卫星系列。其中,海洋水色卫星以全球海洋的叶绿素浓度、悬浮泥沙、可溶性有机物等海洋水色信息,以及海表温度、海冰、海雾、赤潮、绿潮、污染、突发事件和海岸带动态变化信息等为观测目标;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以全球海面高度、海面风场、海表温度、有效波高、海浪谱、海表盐度、海洋重力场等海洋动力环境要素为观测目标;海洋监视监测卫星以对全球船舶、岛礁、海上构筑物、海冰、海上溢油等海面目标,以及海面风场、海浪方向谱、内波、锋面、中尺度涡、海底地形等海洋现象和地形特征进行大范围、高精度、高时效的监视监测为目标。

  中国海洋卫星在轨运行以来,通过持续开展的卫星数据分发和应用服务,在中国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科学研究和国际海洋合作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为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赵坚指出,在中国《海洋卫星业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明确提出了中国海洋卫星后续发展需求及规划。按照规划,中国与海洋事业紧密相关的多颗卫星陆续发射入轨后,后续海洋水色卫星星座将形成上、下午组网高性能观测;海洋动力卫星星座将形成极轨、倾斜轨道互相配合,实现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多频次观测。(完)

编辑:刘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