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岗村的“小田到大田”:现代化农业生产画卷已然铺开(组图)-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安徽小岗村的“小田到大田”:现代化农业生产画卷已然铺开(组图)

2018-09-29 17:14:20 央广网

  央广网滁州9月29日消息(记者王文伟)40年前,为了吃饱肚子,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以“托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状,将集体土地“分田到户”。就是这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40年后,这座皖北的小村庄再次走在了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最前沿。

  从“分田到户”到“集中统一”

  如果说40年前的“分田到户”是为了生存,那么40年后的今天,小岗村积极推进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则是为了探索新的致富路。

   村民杜永顺正在打理梨园公社的果树。(央广网记者 王文伟 摄)

  在小岗村的梨园公社,村民杜永顺正在打理果树,由于年岁渐高,他将自家20多亩闲置土地全部流转给了梨园公社。谈及土地流转带给他的好处,杜老满脸笑容。“自己种地挣不到多少钱,流转给专业的人种梨,我负担减轻很多。”

  如今,他也成了公社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天主要负责果树的打理,每个月还能挣得20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杜永顺一年也有4、5万元的收入。

  而对于40年前,按下“红手印”、亲历“大包干”的严金昌老人来说,土地流转给他带来的变化更是巨大的。

    严金昌老人讲述土地流转后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中央广电总台央视记者 邢旭东 摄)

  目前,他已将家中35亩土地全部进行了流转,在他看来,土地流转后农民收入不仅不会减少,而且劳动力还得到了解放。“闲余时间,我们还可以去企业打工,可以做自己的副业,我就开了自己的农家餐馆,一年能有十几万的收入,这样就实现了双赢。”

  如今,小岗村已流转土地8885.6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1.2%。通过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最大限度地放活了土地经营权。在此基础上,2012年,小岗村率先在安徽全省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并与2015年7月颁发了安徽省“第一证”。今年2月,小岗村还进行了改革开放40年来首次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分红,真正实现了村民由“户户包田有地”到“人人持股分红”的转变。

  从“集中统一”到“专业与规模”

  土地流转后的集中生产如果跟不上更为专业与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土地的价值乃至农副产品的价值都将无从体现。

  认识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小岗村通过不断走访学习,成功与黑龙江农垦区“联姻”。

  就在小岗村的村路西口,一处515亩的规模化水稻种植区映入眼帘,这里就是农垦区与小岗村共同实施水稻优质大米生产和现代化农业的最好展示。

   小岗村现代化的水稻种植区。(央广网记者 王文伟 摄)

  “小岗村有很多水稻种植,但都很分散。”在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驻小岗村技术负责人赵明武看来,要实现现代农业产业的一体化和商品品牌化就必须形成一定规模,一家一户,一亩三分地的种植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需求,赵明武边说边指着眼前的这片标准化水稻规模种植区。“比如,这500亩地,如果有20户,每个人种植品种不一,产品的质量就无法保证。”

  质量过关关键在于技术。“钵体毯状秧盘育秧技术”、“水稻施用生物有机肥提质增效技术”、“宽窄行插秧”等技术是这位来自黑龙江黑土地的专业导师为小岗村更好地开展现代农业生产开出的一具具“良方”。

  “有了专业的品种,还要围绕专业品种去制定专业的栽培措施,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保证产量、保证效益,这也是小岗村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最好印证。”在赵明武看来,小岗的规模化水稻示范种植,就是要全面提升其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水平。

  现如今,行走在干净整洁的小岗村,成片的农副产品种植区随处可见,扎根沃土,引进技术,不断创新,这些正是小岗村敢闯敢干、争当改革先锋的真实写照。

编辑:傅仁誉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中工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