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矢志改革,上海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风从海上来】矢志改革,上海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

2018-09-11 19:56:54 央视网

  (“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长三角区域集中采风活动首站选择了上海站。)

  央视网消息:时光荏苒,见证芳华。1978年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至今已经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得益于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全球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40年改革开放释放的民生获得感,也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绽开笑颜。当然,40年改革开放同样深刻地改变了上海的经济社会面貌。

  城区改造,人居环境大提升

  (社区便民服务区 央视网记者彭俊摄)

  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课题。2015年上海市启动“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从2016年开始将老百姓反映强烈、矛盾较突出的黄浦区小东门老城厢区域作为市级重点整治区域和治顽症、补短板的突破口。通过治理和拆违,小东门的“老城厢”在城区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华丽蜕变,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提升。

  传承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

  (中国大戏院 央视网记者彭俊摄)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富有时代特征、具有文化地标性质的新型阅读文化空间思南书局,已经正式与读者见面。今年6月,上海京剧“四大舞台”之一、修缮后的中国大戏院也已盛装启程。文化传承既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积淀了历史记忆,也提高了软实力。

  生态为先,全面小康底色浓

  (滨江公共开发空间 央视网记者彭俊摄)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重要的方面。如今,通过透支资源、生态和环境红利获得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已经无法持续。黄浦滨江规划设计就坚持生态为先、功能为先,立足于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文化内涵和功能,回应市民期盼、满足群众需求,真正实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目前,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已经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创新创业,城市更具生命力

  (众创空间 央视网记者彭俊摄)

  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40年改革开放,创新之风吹遍上海角角落落。比如杨浦就走出了一条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创新杨浦”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这片曾经的“工业锈带”正插上“国际”和“创新”翅膀,实现从“传统工业杨浦”到“创业创新杨浦”的华丽蜕变。借助创新之力,上海正阔步迈向未来。

  民生改善,群众获得感增强

  (小东门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民生,改革的动力来自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比如小东门街道“邻家屋里厢”东街家庭生活服务站,其服务就辐射泛东街中华、西姚两个居民区3800户家庭,居住在老城厢的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的获得感。以此为缩影,在改革开放助力下“民生”一词的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仅仅是上海发展日新月异,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托举起覆盖13亿多人的全球最大社会保障网,创造了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的脱贫奇迹。向着未来进发,13亿多中国人民都是逐梦的“真心英雄”,就应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让中国这艘航船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

编辑:刘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主席赴俄罗斯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

  • 专题

    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